目录

    指南:商品进销存明细账究竟该怎么看?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5-10-04 12:46:45
    

    一、什么是商品进销存明细账

    简单来说,商品进销存明细账就是记录商品从进来(采购),到出去(销售),以及库存数量和金额变化的一本账。它就像是商品的“成长日记”,详细记录了商品的每一次“人生转折”。

    记录内容:这里面记录的东西可多啦。包括商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每次进货的时间、数量、单价、金额,销售的时间、数量、单价、金额,还有不同时间点的库存数量和金额。比如说一家水果店,每一次进了多少斤苹果、进价是多少,卖出去多少斤、卖价是多少,店里还剩下多少斤苹果,这些信息都会在商品进销存明细账里体现出来。

    重要性:对于商家来说,这本账可太重要了。它能让商家清楚地知道自己店里商品的流动情况,哪些商品好卖,哪些商品积压了。就像水果店老板,如果通过明细账发现橙子的销量一直不好,积压了很多库存,那他就可以考虑调整进货策略,或者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清理库存。

    二、从整体上看商品进销存明细账

    拿到一本商品进销存明细账,先别急着一头扎进细节里,咱们先从整体上瞧瞧。

    查看账目基本信息:看看这本账的封面或者开头部分,这里一般会有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账本所属的店铺名称、时间段。知道了这些,你就能清楚这是哪个店、在什么时间段内的商品进销存情况。比如看到账本上写着“XX 超市 2024 年 1 - 6 月商品进销存明细账”,你就知道这是这家超市上半年的商品记录。

    浏览大致框架:快速翻一翻账本,看看它的大致框架。一般来说,会有进货、销售、库存这几个大的板块。有的账本可能还会有一些小的分类,比如按照商品的类别分类。就像超市的账本,可能会把食品、日用品、文具等分开记录。了解了框架,你在找具体信息的时候就会更有方向。

    关注总计数据:在账本的最后或者每一页的底部,通常会有一些总计数据。比如总的进货金额、总的销售金额、最后的库存金额。这些总计数据能让你对这段时间内商品的整体流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如说看到总的销售金额比进货金额高很多,那就说明这段时间店铺的生意还不错,盈利的可能性比较大。

    三、看进货部分

    进货是商品进入店铺的第一步,从进货部分我们能了解到很多信息。

    进货时间和频率:看看每次进货的时间,能发现一些规律。如果某种商品进货频率很高,说明这个商品的销量可能比较好,需要经常补货。举个例子,一家便利店的矿泉水进货频率很高,几乎每周都要进一批,那就说明矿泉水的销量很不错,很受顾客欢迎。反之,如果某种商品很长时间才进一次货,可能它的销量不太好,或者是一些季节性商品。

    进货数量和金额:每次进货的数量和金额也是很重要的信息。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进货数量和金额,可以分析出商品价格的变化。比如一家服装店,上个月进了 100 件 T 恤,每件进价 50 元,这个月进了 120 件,每件进价 45 元,那就说明 T 恤的进价下降了,可能是因为供应商搞活动或者市场上 T 恤的供应变多了。

    供应商信息:有些明细账会记录供应商的信息。关注供应商能了解到店铺的供货渠道是否稳定。如果一直和同一家供应商合作,说明合作关系比较稳定;如果经常更换供应商,可能是在寻找更合适的货源。比如一家餐厅一直从同一家蔬菜供应商进货,说明这家供应商的蔬菜质量和价格都比较让餐厅满意。

    四、看销售部分

    销售部分是商家最关心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利润。

    销售时间和趋势:观察销售时间,能发现商品销售的趋势。比如一家蛋糕店,周末的蛋糕销量明显比工作日高,那就说明周末是销售的高峰期。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数据,看看销售是呈上升趋势、下降趋势还是比较稳定。如果一家书店的某类畅销书在刚上市的前几周销量一直上升,之后开始下降,就可以预测到这本书的热度在逐渐降低。

    销售数量和金额:销售数量和金额能反映出商品的销售情况。计算出不同商品的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就能知道哪些商品是“明星商品”,哪些商品是“冷门商品”。比如一家化妆品店,口红的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很高,说明口红是店里的畅销品。

    销售单价和利润:对比销售单价和进货单价,就能算出每件商品的利润。如果某种商品的销售单价高,进货单价低,那利润就比较可观。不过也要考虑销售数量,如果销售数量很少,即使单件利润高,总的利润也不一定多。比如一家珠宝店,一颗钻石的利润很高,但是一个月可能只卖出去几颗,而一些银饰虽然单件利润低,但是销量大,总的利润可能和钻石差不多。

    五、看库存部分

    库存是商品在店里的“暂居地”,库存情况反映了商品的积压和周转情况。

    库存数量变化: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库存数量变化,能知道商品的周转速度。如果库存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说明商品的销售可能不太好,存在积压情况。比如一家玩具店,某款玩具的库存数量几个月都没有明显减少,那就需要考虑采取促销措施了。反之,如果库存数量很快就减少到很低的水平,说明商品的销量很好,需要及时补货。

    库存金额和成本:库存金额就是库存商品的总价值。通过对比库存金额和销售金额,可以分析出库存成本是否合理。如果库存金额过高,而销售金额增长缓慢,可能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店铺的资金周转。比如一家家具店,库存家具的金额很高,但是销售出去的家具不多,就会导致资金被大量占用,影响店铺的正常运营。

    库存结构:看看库存里不同商品的比例。合理的库存结构应该是畅销商品占比较大,滞销商品占比较小。如果发现某种滞销商品的库存占比过高,就需要及时处理,比如打折促销或者和供应商协商退货。比如一家文具店,发现一些过时的笔记本库存很多,而新款的文具库存很少,就需要调整库存结构。

    六、借助工具辅助查看

    现在时代发展了,很多商家都用软件来记录商品进销存明细账,这样查看起来更方便。

    软件的优势:用软件记录的明细账,有很多优势。它可以自动计算进货、销售和库存的金额,生成各种报表,还能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可以快速生成销售排行榜,让商家清楚地知道哪些商品最畅销。

    建米软件的推荐:如果你觉得查看和管理商品进销存明细账比较麻烦,不妨试试建米软件。它在商品进销存管理方面表现出色,能自动记录商品的进货、销售和库存信息,还能生成详细的报表和数据分析图表。有了建米软件,商家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商品的流动情况,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商品进销存明细账怎么看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读懂这本账,管理好商品的进销存。


    常见用户关注的问题:

    一、商品进销存明细账里的数字都代表啥意思呀?

    我就想知道这商品进销存明细账里的数字到底都代表啥。感觉这些数字密密麻麻的,要是不弄明白,看着真是一头雾水。

    数量相关数字

    期初数量:就是在这个记账周期开始的时候,仓库里有多少这个商品。比如说月初的时候,仓库里有 100 件衣服,这 100 就是期初数量。

    本期购入数量:在这个记账周期内,新采购进来的商品数量。就像这个月又进了 50 件衣服,这 50 就是本期购入数量。

    本期销售数量:这一周期卖出去的商品数量。要是这个月卖了 30 件衣服,那 30 就是本期销售数量。

    期末数量:记账周期结束时仓库里剩下的商品数量。用期初数量加上本期购入数量,再减去本期销售数量,得到的就是期末数量,像上面的例子,期末数量就是 100 + 50 - 30 = 120 件。

    金额相关数字

    期初金额:期初数量对应的商品价值。假如每件衣服成本是 50 元,期初 100 件衣服的期初金额就是 100×50 = 5000 元。

    本期购入金额:本期购入数量对应的采购金额。新进来的 50 件衣服,每件 50 元,本期购入金额就是 50×50 = 2500 元。

    本期销售金额:本期销售数量对应的销售总价。如果卖出去的 30 件衣服,每件卖 80 元,本期销售金额就是 30×80 = 2400 元。

    期末金额:期末数量对应的商品价值。期末 120 件衣服,每件成本 50 元,期末金额就是 120×50 = 6000 元。建米软件可以很好地帮我们管理这些数字,让数据更清晰准确。

    二、怎么从商品进销存明细账看商品销售情况呢?

    我听说从商品进销存明细账能看出商品销售情况,可我还不太清楚咋看。要是能弄明白,对了解生意状况可太有帮助了。

    销售数量分析

    趋势判断:对比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数量,看看是上升、下降还是平稳。比如连续几个月销售数量都在增加,说明这个商品很受欢迎,销售情况不错。

    季节性变化:有些商品销售有季节性。像夏天的空调,冬天的羽绒服,从明细账里能看出销售高峰和低谷在什么时候。

    与计划对比:看看实际销售数量和之前定的销售计划差多少。要是实际比计划多,说明销售业绩好;要是少,就得找找原因了。

    不同商品对比:同一时期不同商品的销售数量对比,能知道哪些是畅销品,哪些是滞销品。

    销售金额分析

    单价变化:观察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的关系,能看出商品单价有没有变化。如果销售数量增加了,但金额没怎么变,可能是单价降低了。

    利润情况:用销售金额减去成本金额,能算出利润。要是利润高,说明销售情况好;利润低,就得考虑成本控制或者调整售价了。

    销售渠道贡献:如果有不同的销售渠道,从明细账里能看出哪个渠道的销售金额高,哪个低,以便调整销售策略。

    客户购买能力:通过销售金额能大致了解客户的购买能力。如果高价值商品销售好,说明客户购买能力较强。建米软件可以对这些销售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让我们更清楚销售情况。

    分析项目 作用 举例
    销售数量趋势 判断商品受欢迎程度 连续三月销售数量上升,商品畅销
    季节性变化 了解销售规律 夏天空调销售高峰
    销售金额单价变化 掌握价格动态 数量增金额不变,单价可能降低

    三、商品进销存明细账能反映库存积压问题吗?

    朋友说从商品进销存明细账能看出库存积压问题,我就想知道咋看出来的。库存积压可会占资金,影响生意呢。

    库存数量分析

    与销售速度对比:看看库存数量和销售速度的关系。如果库存数量很多,但是销售速度很慢,那可能就存在库存积压。比如仓库里有 1000 件商品,一个月才卖 10 件,这库存就积压了。

    库存增长趋势:观察库存数量是不是一直在增加。要是连续几个月库存都在上升,而销售没有明显增长,那积压情况可能越来越严重。

    安全库存对比:和安全库存水平比较。安全库存是保证正常销售的最低库存数量。如果实际库存远远高于安全库存,就可能有积压。

    不同商品库存差异:对比不同商品的库存数量。有些商品库存多,有些少,多的那些可能存在积压风险。

    库存成本分析

    资金占用:库存积压会占用大量资金。从明细账里能算出库存占用了多少资金,要是资金一直被大量占用,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仓储成本:库存多了,仓储成本也会增加。包括仓库租金、保管费用等。如果仓储成本过高,说明库存可能积压了。

    贬值风险:有些商品放久了会贬值,像电子产品、时尚服装等。库存积压时间长,商品贬值,会造成损失。

    机会成本:库存积压的资金本来可以用于其他投资或者采购更畅销的商品。这就是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高,也说明库存积压有问题。建米软件能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及时发现库存积压问题。

    分析角度 判断方法 举例
    库存数量 与销售速度对比 库存 1000 件,月销 10 件,可能积压
    库存成本 资金占用情况 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影响周转
    库存成本 贬值风险 电子产品库存久贬值

    四、商品进销存明细账对采购决策有啥帮助呀?

    我想知道这商品进销存明细账对采购决策能有啥帮助。要是能借助它做出更好的采购决策,那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了解销售需求

    畅销商品采购:从明细账里能知道哪些商品畅销,对于这些商品,采购的时候就要多进一些货,保证有足够的库存供应市场需求。

    滞销商品控制:对于滞销商品,就要减少采购量,避免库存积压。比如某个商品销售一直不好,就少进或者不进了。

    销售趋势预测: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数据,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根据趋势来确定采购量。如果预计某个商品销售会增加,就提前多采购一些。

    季节性采购:根据商品的季节性销售特点,在销售旺季来临前做好采购准备。像冬天卖的暖手宝,秋天就要多采购。

    控制库存成本

    合理库存水平:参考明细账里的库存数据,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既保证有货可卖,又不会让库存积压太多,降低库存成本。

    采购频率调整:如果销售速度快,库存消耗快,可以增加采购频率,每次采购量少一些;如果销售慢,就减少采购频率,增加每次采购量。

    成本比较采购:对比不同供应商的采购成本,结合销售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采购。建米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成本分析和供应商管理。

    库存周转率提升:通过合理的采购决策,提高库存周转率,让资金更快地流动起来。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