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进销存台账就是记录企业商品进出和库存情况的账本。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小卖部,每天进了多少瓶饮料、卖出去多少瓶、还剩下多少瓶,把这些信息都详细记录下来,这就是在做进销存台账。它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让老板清楚地知道自己店里的商品流动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记录内容:一般包括进货的时间、商品名称、数量、单价、供应商;销售的时间、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客户;以及库存的数量、成本等信息。比如,一家服装店进了一批新款T恤,在台账里就要记录进了多少件、每件多少钱、从哪个服装厂进的货。当有顾客来买T恤时,又要记录卖出去几件、卖了多少钱、卖给了谁。
作用:通过进销存台账,企业可以掌握商品的销售趋势。比如发现某个月某款鞋子的销量突然大增,那就可以考虑多进一些这款鞋子。还能帮助核算成本和利润,清楚地知道每一笔生意赚了多少钱。也方便对库存进行管理,及时发现滞销商品,避免积压库存占用资金。
在开始建立进销存台账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好地基一样。
确定记录方式:可以选择传统的纸质账本,用手工记录每一笔进出货信息。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小型企业或者业务量比较少的店铺,成本低,操作简单。也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比如Excel,它的功能强大,可以进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对于业务量稍大一些的企业来说,电子表格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还有很多专门的进销存管理软件,功能更加完善,操作也更方便。比如建米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还能生成各种报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商品分类:对企业的商品进行合理分类很重要。以超市为例,可以把商品分为食品类、日用品类、文具类等。这样在记录和查询信息时会更加方便。比如要统计食品类的销售情况,只需要在相应的分类里查找就可以了。
设定编码规则:为每一种商品设定一个唯一的编码。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商品的编码可以方便快速地识别和记录商品信息。编码可以根据商品的分类、规格等因素来设定。比如,一款白色纯棉的短袖衬衫,可以编码为“TS001W”,“TS”表示T恤,“001”表示这是该分类下的第一款商品,“W”表示白色。
进货是企业商品来源的第一步,准确记录进货台账非常关键。
进货信息收集:当有商品进货时,要收集好相关的信息。包括进货发票或者送货单,上面会有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供应商等信息。还要注意查看商品的质量和规格是否与订单一致。比如,一家水果店进了一批苹果,要检查苹果的大小、色泽、甜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记录内容:在台账里详细记录进货日期、商品编码、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供应商等信息。例如,某文具店在3月10日从晨光文具厂进了100支中性笔,每支2元,那么在台账里就要记录“3月10日,ZXB001(中性笔编码),中性笔,100支,2元/支,200元,晨光文具厂”。
审核与核对:记录完进货信息后,要进行审核和核对。检查记录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数量和金额是否计算正确。可以与供应商提供的发票或者送货单进行比对。如果发现有错误,要及时更正。
销售是企业盈利的关键环节,销售台账的记录也不容忽视。
销售信息收集:收集销售小票、发票或者销售合同等相关资料,上面会有销售的商品信息、数量、单价、客户等内容。比如,一家餐厅在顾客结账时会提供小票,上面记录了顾客点的菜品、数量、价格等信息。
记录内容:在销售台账里记录销售日期、商品编码、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客户等信息。假设一家书店在4月15日卖出了一本《三国演义》,售价30元,卖给了张女士,那么记录就是“4月15日,SGYY001(《三国演义》编码),《三国演义》,1本,30元,30元,张女士”。
销售统计与分析:定期对销售台账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统计某个时间段内的销售总额、各类商品的销售数量和金额等。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了解哪些商品比较畅销,哪些商品滞销,从而调整进货策略。比如发现某个品牌的洗发水销量一直很好,就可以多进一些该品牌的洗发水。
库存管理是进销存管理的核心,准确记录库存台账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库存初始数据录入:在开始建立库存台账时,要准确录入库存的初始数据。包括商品的名称、数量、成本等信息。比如,一家五金店开始做库存台账,要把店里现有的各种螺丝、螺母、扳手等工具的数量和成本记录下来。
库存变动记录:随着商品的进货和销售,库存会不断发生变化。每次进货时,要在库存台账里增加相应的数量;每次销售时,要减少相应的数量。还要记录库存的盘点情况。比如,每月进行一次库存盘点,发现实际库存数量与台账记录的数量有差异,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
库存预警:设定库存的上下限。当库存数量低于下限的时候,要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影响销售;当库存数量高于上限时,要采取促销等措施,减少库存积压。比如,一家便利店设定某种饮料的库存下限是10瓶,当库存数量降到10瓶以下时,就要及时进货。
定期对进销存台账进行检查和分析,能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准确性检查:检查进货、销售和库存台账的数据是否准确,有没有漏记、错记的情况。可以通过与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比如,核对进货台账与进货发票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数据分析:分析进销存数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如,计算商品的毛利率,分析哪些商品的利润比较高;分析销售趋势,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发现企业在采购、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决策依据:根据进销存台账的检查和分析结果,做出合理的决策。比如,如果发现某种商品的库存积压严重,就可以考虑降低价格促销;如果某种商品的销量一直很好,就可以增加进货量。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做进销存台账的一些方法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我听说很多做小生意的朋友都在为进销存台账发愁,我就想知道这到底咋做才好。其实做进销存台账也不难,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
明确目的和范围:得清楚为啥要做这个台账,是为了自己清楚库存情况,还是为了应付税务啥的。然后确定好要记录的范围,比如是只记店里的商品,还是连办公用品啥的都算上。
选择记录方式:可以用传统的纸质账本,自己动手写,虽然麻烦点,但心里踏实。也可以用电子表格,像 Excel 就挺方便的,还能自动计算。要是业务量大,建米软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能更高效地管理进销存数据,操作也简单。
设置项目:一般要记录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进货日期、出货日期这些基本信息。要是有特殊要求,还可以加上供应商、客户啥的。
及时记录:每次进货或者出货,都要马上记下来,不然时间长了就容易忘。要是当天太忙,第二天一早也得补上。
定期核对: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要把台账和实际库存对一对,看看有没有出入。要是发现不对,赶紧找找原因,是记错了,还是东西丢了。
朋友说他一直不明白进销存台账有啥用,我就跟他好好唠了唠。其实这台账用处可大了。
了解库存情况:通过台账,能清楚知道店里还有多少货,啥时候该进货了。这样就不会出现缺货或者积压太多货的情况。
核算成本和利润:知道了进货的成本和出货的收入,就能算出赚了多少钱。还能分析哪种商品利润高,哪种不咋赚钱,以后进货就有方向了。
税务申报:税务部门有时候会查账,有了准确的进销存台账,就能很轻松地申报税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管理供应商和客户:从台账里能看到和哪些供应商合作得好,哪些客户买得多。这样就能和优质的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对大客户也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台账的数据,分析商品的销售趋势,比如哪个季节哪种商品好卖。有了这些数据,做决策就更有依据了。建米软件就能很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帮你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作用 | 具体表现 | 重要性 |
了解库存情况 | 清楚商品数量,合理安排进货 | 避免缺货和积压 |
核算成本和利润 | 计算收支,分析商品盈利情况 | 指导进货和定价 |
税务申报 | 提供准确数据,应对税务检查 | 避免税务风险 |
我想知道很多人在做进销存台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出错,其实只要注意一些细节,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数据准确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是数据都不准,那台账就白做了。所以记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好了再记。
保密性:台账里有很多商业机密,像进货价格、客户信息啥的,一定要保管好,别让外人随便看。建米软件在数据安全方面做得就挺好,能保障你的信息不泄露。
备份数据:不管是纸质账本还是电子表格,都有可能出问题,所以要定期备份。电子数据可以存到 U 盘或者云盘里。
合规性: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做台账,比如税务要求的格式和内容。要是不合规,被查出来就麻烦了。
更新和维护:随着业务的发展,台账的内容和格式可能需要调整。要及时更新,保证它能适应新的情况。
注意事项 | 原因 | 解决办法 |
数据准确性 | 影响决策和税务申报 | 认真记录,多次核对 |
保密性 | 涉及商业机密 | 设置访问权限,使用安全软件 |
备份数据 | 防止数据丢失 | 定期存储到外部设备或云盘 |
朋友推荐我研究研究进销存台账和财务报表的关系,我就发现这里面学问还挺大。
数据来源:进销存台账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基础之一。财务报表里的存货、成本啥的,很多都要从进销存台账里取数。
反映经营情况:两者都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销存台账更侧重于商品的进出情况,财务报表则是从整体的财务角度来体现。
相互验证:可以通过对比进销存台账和财务报表的数据,看看有没有问题。要是对不上,就得找找原因,是不是哪里记错了。
辅助决策:它们都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比如根据进销存台账和财务报表,能决定要不要扩大生产、进更多的货。建米软件可以把进销存台账和财务报表的数据整合起来,让你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税务申报:在税务申报的时候,进销存台账和财务报表都很重要。正确的台账能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从而顺利完成税务申报。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