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日常的生意经营里,进销存账目可是非常重要的。简单来说,进就是采购货物,像开超市的老板去批发市场进饮料、零食这些商品;销就是把货物卖出去,超市把饮料、零食卖给顾客;存就是库存,也就是仓库里还剩下多少货物。进销存账目就是对这一系列采购、销售和库存情况进行记录的账本。它能让咱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进了多少货,卖了多少货,还剩多少货,以及赚了多少钱。
1. 账本和文具
得准备好账本,你可以去文具店买专门的进销存账本,这种账本通常已经设计好了相应的栏目,用起来比较方便。要是买不到专门的账本,普通的笔记本也行。笔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好准备两支笔,一支黑色的用来正常记录,一支红色的用来做特殊标记,比如记录退货、亏损这些情况。
2. 确定记账周期

要确定一个记账周期,是按天、按周还是按月来记录呢?一般来说,按天记录是最准确的,能及时反映每天的经营情况。举个例子,小商店每天晚上关门后,就可以把当天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情况记录下来。但如果生意比较小,业务量不多,按周或者按月记录也是可以的。
3. 整理商品信息
把店里的商品信息整理好,给每个商品编个号,再记录下商品的名称、规格、单位等信息。比如,超市里的可乐,编号是 001,名称就是可乐,规格是 500 毫升,单位是瓶。这样在记账的时候就会更清晰,不容易出错。
1. 记录内容
每次进货的时候,要详细记录进货的日期、供货商、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和金额。比如,5 月 1 号,从 A 供货商那里进了编号为 001 的可乐,规格是 500 毫升,进了 100 瓶,单价是 2 元一瓶,那么金额就是 200 元。
2. 计算库存
每进一次货,都要及时计算库存。原来的库存加上这次进货的数量,就是新的库存数量。还是以可乐为例,原来库存有 50 瓶,这次进了 100 瓶,那么现在库存就变成了 150 瓶。
3. 保存凭证
进货的发票、收据这些凭证要保存好,它们是记账的依据,以后要是有什么问题,比如和供货商对账,或者税务检查,都能用到这些凭证。
1. 记录内容
销售记录和进货记录类似,要记录销售的日期、顾客(如果是零售,顾客信息可以简单记录,比如散客)、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和金额。比如,5 月 2 号,卖给散客 10 瓶编号为 001 的可乐,单价是 3 元一瓶,金额就是 30 元。
2. 更新库存
每销售一次商品,要及时更新库存。用原来的库存数量减去销售的数量,就是新的库存数量。上面例子中,原来可乐库存是 150 瓶,卖了 10 瓶,现在库存就变成了 140 瓶。
3. 统计销售额
定期统计销售额,比如每天晚上把当天的销售金额加起来,就知道当天卖了多少钱。按周或者按月统计的话,就能知道一段时间内的销售业绩。
1. 定期盘点
要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一般可以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盘点一次。盘点的时候,要把仓库里的实际商品数量和账本上记录的数量进行核对。比如,盘点可乐的时候,实际数了一下仓库里有 138 瓶,但是账本上记录的是 140 瓶,那就说明可能有 2 瓶可乐出现了问题,也许是被损坏了,或者是在销售的时候记录有误。
2. 处理差异
如果盘点的时候发现实际数量和账本记录有差异,要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要是因为记录错误,就及时更正账本;要是因为商品损坏、丢失等原因,要做好记录,在账本上进行调整。
3. 保证准确性
.jpg)
库存盘点的目的就是保证库存数量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计算成本和利润。如果库存不准确,算出来的利润可能就会有偏差。
1. 计算成本
成本主要就是进货的成本。把一段时间内进的所有商品的金额加起来,就是这段时间的进货总成本。比如,一个月进了可乐、薯片等各种商品,把这些商品的进货金额相加,就是这个月的进货总成本。
2. 计算利润
利润就是销售额减去成本。用一段时间内的销售总额减去进货总成本,就能得到这段时间的利润。比如,一个月的销售总额是 10000 元,进货总成本是 7000 元,那么这个月的利润就是 3000 元。
3. 分析数据
通过计算成本和利润,我们可以分析生意的经营情况。如果利润比较低,就要看看是成本太高,还是销售额不够,然后想办法进行调整。比如,如果发现某种商品的进货成本太高,就可以和供货商协商降价,或者寻找更合适的供货商。
手工做进销存账目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但有时候会比较繁琐,容易出错。其实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工具解决,比如建米软件,它可以自动记录进货、销售和库存信息,还能快速计算成本和利润,比手工记账更准确、更高效。有了建米软件,咱们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生意的经营上。
以上就是关于手工做进销存账目的一些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生意情况灵活运用,不断总结经验,让账目管理更加规范和准确。
我听说啊,现在好多人都在纠结是用软件做进销存账目还是手工做。其实手工做也是有不少好处的呢。下面我就来给你唠唠。
成本低:不用花钱去买那些专门的进销存软件,也不用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维护软件,就只需要一些账本、笔之类的简单工具,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操作灵活:你想什么时候记就什么时候记,想怎么记就怎么记,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惯来,不用被软件的各种规则束缚。
熟悉业务:在手工记录账目的过程中,你能更清楚地了解每一笔进销存业务的细节,对整个业务流程也会更加熟悉。
适合小生意: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业务量也不大的生意来说,手工做进销存账目就完全够用了,没必要花大价钱去买软件。
建米软件虽然功能强大,但对于一些小本生意来说,前期手工做账目也是个不错的过渡方式,等生意做大了再考虑用软件也不迟。
朋友说,手工做进销存账目得先把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不然到时候手忙脚乱的。那到底需要准备些啥呢?接着往下看。
账本:要准备专门的进销存账本,一般有进货账本、销售账本和库存账本。这些账本可以在文具店买到,有不同的格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笔:准备好记账用的笔,最好是黑色或蓝色的中性笔,这样写出来的字清晰,也不容易褪色。
计算器:在计算进货金额、销售金额和库存数量的时候,计算器能帮你快速算出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文件夹:用来存放一些相关的票据,比如进货发票、销售凭证等,方便以后查询和核对。
![]()
如果觉得手工整理票据麻烦,建米软件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管理这些票据信息,不过前期手工准备好这些基础物品也是很重要的。
| 准备物品 | 用途 | 推荐品牌或类型 | 
| 账本 | 记录进销存业务 | 得力、晨光等品牌的通用账本 | 
| 笔 | 书写记录 | 晨光中性笔 | 
| 计算器 | 进行数据计算 | 卡西欧计算器 | 
我就想知道,好多人手工做进销存账目都会担心出错,一旦出错那可就麻烦了。那要是容易出错该咋办呢?
仔细核对:每次记录完账目后,都要仔细核对一遍,看看数字有没有写错,计算有没有错误。可以和相关的票据进行比对,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定期盘点: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看看实际库存数量和账面上的数量是否一致。如果有差异,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
建立复核制度:可以让另一个人对做好的账目进行复核,两个人检查总比一个人更保险,能大大降低出错的概率。
做好记录和标记:在记录账目时,要把每一笔业务的详细信息都记录清楚,比如日期、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等。如果有修改的地方,要做好标记,注明修改的原因。
建米软件有自动核对和纠错的功能,如果手工做账目经常出错,不妨考虑用建米软件来提高准确性。
| 解决方法 | 操作步骤 | 效果 | 
| 仔细核对 | 记录后与票据比对 | 减少数字和计算错误 | 
| 定期盘点 | 按周期核对库存 | 发现并调整库存差异 | 
| 建立复核制度 | 他人再次检查账目 | 降低出错概率 | 
假如你一直在手工做进销存账目,肯定会想这个方法能不能长期用下去。下面我就来和你分析分析。
业务简单可长期用:如果你的业务一直比较简单,商品种类不多,进销存业务量也不大,那手工做账目完全可以长期使用,它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
业务发展受限: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商品种类增多,业务量变大,手工做账目就会变得越来越繁琐,效率也会越来越低,可能就不太适合长期使用了。
考虑成本和效率: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如果手工做账目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而带来的效益却不高,那就要考虑是否更换方式了。
结合软件过渡:可以先继续手工做账目,同时了解一些像建米软件这样的进销存管理软件。等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再逐步过渡到使用软件,这样能更好地适应业务的变化。
所以说,手工做进销存账目能不能长期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