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3-09-13 17:08:06

  2003年11月,建设部发布了《2003~2008国家建筑信息发展规划纲要》。近年来,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在信息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此外,许多企业还建立了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企业门户网站,增加了各种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并支持企业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企业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

  延伸阅读: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管理 建设企业

  2003年11月,建设部发布了《2003~2008国家建筑信息发展规划纲要》,近年来,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在信息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大型骨干建设企业将自身信息建设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其他建设企业也采取积极行动,从原工具软件、财务软件、预算软件、成本软件到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此外,许多企业还建立了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企业门户网站,增加了各种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并支持企业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企业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

  (1)很多领导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有偏见,认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购买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项目管理软件;而且不愿意在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和培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

  (2)一些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是被动的,为了完成上级和领导分配的任务,或者只做一些形象工程。另一个极端是希望信息化能立即生效,或者在短时间内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3)建筑企业信息是管理信息,而不是简单的数据处理计算机,只有高水平的咨询团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管理流程,融入信息手段,真正让管理和信息系统形成不可分割的人机系统,这是真正的信息。

  (4)目前,我国涉足建筑领域信息化的软件公司大多来自开发工具软件,不熟悉企业级项目管理流程和建筑企业管理模式。他们往往只依靠几个月的需求调查,开始量身定做建筑企业。这不仅影响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也影响了一些负面影响,打击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因此,只有通过管理咨询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流程优化、科学分步实施方案,才能对症下药。

  (5)信息化的价值在于应用。制定企业信息系统,制定企业信息标准,培养员工按程序和规定工作的习惯。通过提高信息化的实际效果,加强内部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性,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改进。

  (1)决策正确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目前的企业信息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的重要性,由单纯的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为主导,而技术人员又缺乏施工企业管理及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需求分析和项目规划实施的广度、深度、力度不了解;同时,施工企业方面又缺乏必要的、系统的信息化知识和判断力,在与信息化技术提供方的博弈中常常处于弱势,导致盲目听从技术提供方的游说,仓促上马信息化项目,陷入“信息化黑洞”,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了纯技术问题,造成技术含量很高,但不适用的结果。这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聘请既懂施工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士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以降低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概率。

  (2)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符合项目管理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管理体系或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将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否则信息化建设就与实际的项目管理分离,成了“两张皮”。

  (3)成功的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因此,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构建科学、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项目管理信息流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等的规范化、科学化。

  (4)施工企业总经理重视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施工企业的总经理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那么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成功。因此,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企业的总经理挂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并设立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由专门、专人具体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能在每年的企业预算中规划出专项资金,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需要。

  (5)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问题已是阻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与效率的主要因素,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标准。因此,在施工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必须要重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和标准化工作,重视技术和管理资源的积累以及规范化,重点要将材料编码、WBS编码、费用编码、文件编码、价格库、文档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