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技术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的施工效率和项目施工管理水平,而且提高了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应用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中,计算机技术可用于招标系统、设计计算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各种计算操作和辅助管理。
其次,在大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控制、预拌混凝土给料自动控制、大型构件设备整体安装同步提升技术、幕墙生产加工、建筑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信息技术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打破时间、空间和区域的限制,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快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为施工企业建立信息发布和共享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使施工企业能够及时掌握信息,降低风险,降低成本,确保质量,缩短工期。
2 项目施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信息技术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招标、成本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阶段,在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施工管理仍主要依靠管理经验和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管理不科学。
其次,建筑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平台,大多数建筑企业在信息管理或以纸为载体,其传输方式适合传统的金字塔管理系统,层次多、效率低、成本高,容易因信息沟通错误而造成损失。同时,在线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等,电子商务尚未真正开展。
3 项目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战略
3.1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项目施工前,管理人员应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施工管理、项目特点、信息管理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管理人员,使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结合项目管理软件,准确了解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指出关键路径和关键过程,准确把握进度、资源和成本,使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 . 2 大力开发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三分之二与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有关;建设项目10%~33%的成本增加与信息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有关;信息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导致的成本增加约占项目总成本的3%~5%,可见工程
作协调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要运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开发应用以因特网为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连接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为施工企业人员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在施工阶段,利用以因特网为平台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项技术软件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例如:项目经理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召开虚拟的工作会议,项目组成员可以及时与相关的工程师交换资料信息,审阅施工质量,会签图纸和文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掌上电脑将施工质量检测信息直接上网到公司本部进行评定;在竣工验收阶段,各类竣工资料根据质量记录自动生成信息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