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已开票未出货,进销存这么做能节省多少成本?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5-11-22 09:51:53
    

    一、已开票未出货的情况说明

    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已开票未出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说,临近节假日,一家电子产品销售公司接到了大量的订单,客户要求尽快开具发票用于财务报销等事宜,但由于货物还在进行最后的组装和检测,暂时无法发货。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已开票未出货的情况。从财务角度看,发票一旦开具,就意味着纳税义务的产生,企业需要按照发票金额缴纳相应的税款。而从库存管理的角度,货物还在仓库里,库存数量并没有实际减少。

    二、财务处理方法

    确认收入:根据会计准则,当企业开具发票时,通常需要确认收入。比如,一家服装企业给客户开具了 100 件衣服的销售发票,虽然货物还没发出,但在财务上要记录这笔收入。会计分录一般是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成本暂不结转:因为货物还未实际发出,对应的成本暂时不能结转。还是以服装企业为例,这 100 件衣服的生产成本先留在“库存商品”科目里,等货物实际发出后,再从“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纳税申报:已开票就需要按照发票金额进行纳税申报。企业要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如实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申报销项税额。如果不按时申报纳税,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罚款和滞纳金。

    三、库存管理要点

    标记特殊库存:对于已开票未出货的商品,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要进行特殊标记。比如,在库存软件里为这些商品设置一个“已开票待发货”的状态。这样仓库管理人员在盘点和管理库存时,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些商品已经开票但还没发出,避免误发货或者重复发货。

    定期盘点:定期对已开票未出货的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例如,每月末仓库管理人员对这部分特殊库存进行一次实地盘点,核对系统记录和实际库存是否一致。如果发现有差异,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

    优先发货:在安排发货顺序时,要优先处理已开票未出货的商品。这样可以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比如,仓库有新的订单要发货,同时还有已开票未出货的商品,那么先安排已开票商品的发货。

    四、销售管理跟进

    与客户沟通:及时和客户沟通货物的发货时间。比如,销售代表可以给客户发送邮件或者打电话,告知客户目前货物的状态和预计发货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客户因为长时间未收到货物而产生不满。

    更新销售记录:在销售系统中及时更新已开票未出货订单的状态。当货物准备好发货时,要及时将订单状态从“已开票待发货”更新为“已发货”。这样销售团队可以随时了解订单的执行情况,也方便后续的客户服务和数据分析。

    分析销售数据:对已开票未出货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哪些客户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哪些产品更容易出现已开票未出货的现象。比如,分析发现某一款热门产品经常出现已开票未出货,企业可以考虑增加这款产品的库存或者优化生产流程。

    五、使用专业软件辅助管理

    在处理已开票未出货的进销存业务时,使用专业的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准确性。比如建米软件,它可以实现财务、库存和销售数据的实时同步。在财务方面,建米软件能自动根据发票信息确认收入和生成相应的会计分录,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在库存管理上,它可以方便地对已开票未出货的商品进行标记和盘点,实时更新库存状态。在销售管理中,建米软件能帮助销售团队及时跟进订单状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有了建米软件的助力,企业可以更加轻松地应对已开票未出货的复杂业务场景,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六、风险防范

    税务风险:已开票未出货可能会导致企业提前缴纳税款,如果后续货物无法正常发出或者发生退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税务上的麻烦。比如,企业已经按照发票金额缴纳了增值税,但货物因为质量问题被客户退回,这时需要办理红字发票冲销等手续来调整纳税金额。为了防范税务风险,企业要严格按照税务法规进行操作,及时处理退货和发票冲销等业务。

    客户投诉风险:如果货物长时间未发出,客户可能会进行投诉。这就需要企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告知货物的进展情况。要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发货效率,减少客户等待时间。

    库存积压风险:已开票未出货的商品如果长时间积压在仓库,可能会占用企业的资金和仓储空间。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和发货计划,避免库存积压。例如,根据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已开票未出货商品的数量。

    以上就是关于已开票未出货进销存处理的一些方法和要点,希望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这种常见的业务情况。


    常见用户关注的问题:

    一、已开票未出货在进销存里咋记录呀?

    我听说好多做进销存管理的朋友都在愁这个事儿,我就想知道这已开票未出货到底咋在进销存里好好记录呢。下面咱就来唠唠。

    建立专门的待发货记录:可以在进销存系统里设置一个待发货的模块,把已开票但还没出货的订单信息都登记进去,包括客户信息、商品名称、数量、开票日期这些,这样能清楚地看到哪些货还没发出去。

    更新库存状态:虽然货没发走,但在系统里要把这部分商品标记为已占用库存,不然容易出现库存数据不准,导致后续又把这部分货卖给别人的情况。

    关联发票信息:把发票号码、开票金额等发票相关信息和订单关联起来,方便以后查询和对账,也能避免发票和订单对不上的麻烦。

    设置提醒功能:在系统里设置好提醒,到了预计发货日期就提醒工作人员发货,防止货物长时间积压在待发货状态。

    同步财务数据:要和财务系统做好数据同步,让财务那边也清楚已开票未出货的情况,方便他们做账务处理。

    建米软件在这方面就挺不错,它能很方便地建立待发货记录,还能和财务系统很好地对接,让进销存管理更高效。

    二、已开票未出货对库存数据有啥影响不?

    朋友说他在处理已开票未出货的时候,发现库存数据好像有点乱,我就想知道这已开票未出货到底对库存数据有啥影响呢。

    库存数量显示不准确:如果不把已开票未出货的商品从可用库存里扣除,库存数量就会比实际能卖的数量多,容易造成超卖的情况。

    库存周转率计算有误:已开票未出货的商品一直占着库存,会让库存周转率看起来比实际情况低,影响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判断。

    影响补货决策:库存数据不准确会导致补货决策失误,可能会多进一些货,造成库存积压,增加成本。

    财务报表数据偏差:库存数据不准确会影响财务报表里的存货金额,导致财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影响销售策略:如果库存数据显示有很多货,但实际很多是已开票未出货的,可能会让销售部门制定过高的销售目标,最后完不成。

    建米软件可以实时更新库存数据,能很好地避免已开票未出货对库存数据的不良影响,让企业的库存管理更科学。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解决办法
    库存数量显示 比实际能卖的数量多 及时从可用库存扣除已开票未出货商品
    库存周转率 看起来比实际情况低 准确记录已开票未出货情况
    补货决策 可能多进货造成积压 结合实际库存和销售情况决策

    三、已开票未出货的进销存数据咋分析呀?

    我想知道已开票未出货的进销存数据到底该咋分析呢,感觉这数据里藏着好多有用的信息。

    分析待发货时间:看看已开票未出货的订单平均待发货时间是多久,如果时间过长,就要找找原因,是不是发货流程有问题,还是供应商那边出了状况。

    统计商品种类:统计哪些商品已开票未出货的情况比较多,分析是这些商品本身销售好但供应不足,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对比客户群体:看看不同客户群体已开票未出货的比例,是不是某些客户的订单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以便针对性地和客户沟通。

    观察趋势变化:分析一段时间内已开票未出货数据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从而判断企业运营状况的变化。

    结合销售数据:把已开票未出货数据和销售数据结合起来分析,看看对销售业绩的影响,比如是不是因为发货不及时影响了客户的再次购买。

    建米软件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已开票未出货的进销存数据,发现潜在问题。

    分析角度 分析方法 作用
    待发货时间 计算平均待发货时间 发现发货流程问题
    商品种类 统计不同商品比例 了解商品供应情况
    客户群体 对比不同客户比例 针对性沟通客户

    四、已开票未出货在进销存里咋和财务对接呀?

    朋友推荐说要把进销存和财务对接好,我就想知道已开票未出货在进销存里到底咋和财务对接呢。

    数据同步:让进销存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已开票未出货数据实时同步,这样财务人员能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做好账务处理。

    发票信息共享:把发票的详细信息,如发票号码、金额、开票日期等从进销存系统传递到财务系统,方便财务记账。

    收入确认:和财务人员沟通好已开票未出货情况下收入的确认原则,是在开票时确认还是出货时确认,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成本核算:在进销存系统里准确核算已开票未出货商品的成本,然后传递给财务系统,让财务能正确计算利润。

    定期对账:定期对进销存系统和财务系统里已开票未出货的数据进行对账,发现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并调整。

    建米软件支持和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能很好地解决已开票未出货在进销存和财务对接方面的问题,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更顺畅。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