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日常的企业生产经营里,外发加工是很常见的事儿。简单来说,外发加工就是把自己企业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交给别的加工厂去进行进一步加工。而进销存呢,就是记录产品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情况。对于外发加工产品的进销存计算,其实就是要清楚地知道外发出去多少材料,加工回来多少成品,卖出去多少成品,最后还剩下多少库存。
进货方面:这里的进货不只是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材料,还包括外发加工完成后收回的成品。比如说一家服装企业,把布料外发给加工厂制作成衣服,当这些衣服加工好回到企业仓库的时候,这就算是一次进货。
销售方面:就是把外发加工回来的成品卖出去。还是拿服装企业举例,把加工好的衣服卖给批发商或者零售商,这就是销售环节。
库存方面:库存就是企业仓库里现有的外发加工产品数量。库存会随着进货和销售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进货多,销售少,库存就会增加;反之,库存就会减少。

要准确计算外发加工产品的进销存,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
建立完善的物料编码体系:给每一种原材料和外发加工回来的成品都编上独一无二的代码。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一样,物料编码能让我们更方便地识别和记录不同的产品。比如,布料可以用“BL - 001”来表示,加工好的衬衫可以用“CS - 001”来表示。
确定合理的盘点周期: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每月、每季度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通过盘点,能及时发现库存数量和记录是否一致,有没有出现损耗或者丢失的情况。举个例子,如果发现盘点的库存数量比记录的少,那就得找找原因,是不是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或者是在运输过程中有丢失。
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常见的核算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先进先出法就是先采购进来的原材料或者先加工好的成品先销售出去;加权平均法就是把所有的进货成本平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单价来计算销售成本。不同的核算方法会对成本计算和利润计算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外发加工产品的进货计算主要涉及到外发材料的成本和加工费用。
外发材料成本:就是企业外发给加工厂的原材料的成本。这部分成本要根据采购时的价格来计算。比如说,企业采购了 1000 米布料,每米 20 元,那么外发材料成本就是 1000×20 = 20000 元。
加工费用:是加工厂为企业加工产品所收取的费用。加工费用一般会根据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难度来确定。还是以服装加工为例,如果加工厂每加工一件衬衫收取 10 元加工费,企业外发加工了 500 件衬衫,那么加工费用就是 500×10 = 5000 元。
进货总成本:进货总成本就是外发材料成本加上加工费用。在上面的例子中,进货总成本就是 20000 + 5000 = 25000 元。当这些加工好的衬衫回到企业仓库时,就按照这个总成本来记录进货。
销售计算主要关注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
销售数量:就是企业实际卖出去的外发加工产品的数量。比如,企业把加工好的 500 件衬衫中的 300 件卖给了批发商,那么销售数量就是 300 件。
销售金额:销售金额等于销售数量乘以销售单价。假设每件衬衫的销售单价是 50 元,那么销售金额就是 300×50 = 15000 元。
销售成本:销售成本的计算和前面提到的核算方法有关。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就先按照最早加工好的产品成本来计算销售成本;如果采用加权平均法,就用平均单价乘以销售数量来计算销售成本。销售成本计算准确了,才能算出企业的利润。
库存计算就是要知道在某个时间点企业仓库里还剩下多少外发加工产品。
期初库存:就是在开始计算进销存这个时间段之前的库存数量。比如说,月初的时候仓库里有 200 件衬衫,这 200 件就是期初库存。
本期进货: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外发加工产品的进货数量。假设这个月外发加工回来 500 件衬衫,那么本期进货就是 500 件。
本期销售: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外发加工产品的销售数量。如果这个月卖出去 300 件衬衫,那么本期销售就是 300 件。
期末库存:期末库存等于期初库存加上本期进货减去本期销售。在上面的例子中,期末库存就是 200 + 500 - 300 = 400 件。
在实际操作中,靠人工来计算外发加工产品的进销存是很容易出错的,而且效率也不高。这时候就可以试试建米软件。建米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管理外发加工产品的进销存。它能自动记录外发材料的成本、加工费用、进货数量、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等信息,还能根据设定的核算方法自动计算销售成本和库存数量。比如说,当企业外发一批原材料时,在软件里输入相关信息,软件就能自动跟踪这批材料的加工进度和成本情况。当加工好的产品回到仓库时,软件会自动更新库存数据。而且,建米软件还能生成各种报表,让企业管理者更直观地了解外发加工产品的进销存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外发加工产品怎么算进销存的一些介绍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听说好多做外发加工产品的朋友都为成本核算头疼呢,我就想知道这到底咋算才准确。下面咱就来好好唠唠。
.jpg)
原材料成本:这是最基础的,外发加工用的原材料得算清楚。比如你要加工一批衣服,布料、线、扣子这些原材料花了多少钱,都得一笔笔记好。要是原材料是分批采购的,不同批次价格可能不一样,那还得算个加权平均成本,这样更准确。
加工费用:付给加工商的钱可不能马虎。得和加工商谈好价格,是按件算,还是按工时算。要是按件算,每件给多少钱;按工时算,每小时多少钱。而且有时候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有额外的费用,像加急费啥的,也得算进去。
运输成本:原材料运到加工商那,加工好的产品再运回来,这运输费也得算到成本里。运输方式不同,费用也不一样,选便宜又靠谱的运输方式能省不少钱呢。
管理成本:管理外发加工业务也得花时间和精力,这也得算成成本。比如负责对接加工商的员工工资,还有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做的检验费用等。
损耗成本:加工过程中难免会有损耗,像布料裁剪时的边角料,这部分损耗也得算到成本里。要是损耗太大,就得找找原因,看看能不能降低损耗。建米软件可以帮助记录这些成本数据,方便核算和分析。
朋友说外发加工产品质量要是把控不好,那可就麻烦大了。我就想知道有啥好办法能保证质量。
选好加工商:找加工商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看看他们的口碑咋样,以前做过的产品质量好不好。可以去他们工厂实地考察一下,看看生产环境、设备情况和工人的操作水平。
签订质量协议:和加工商签合同的时候,把质量标准写得清清楚楚。比如产品的尺寸、颜色、材质等都得符合要求,要是达不到标准,该怎么处理也得写明白。
过程监控:在加工过程中,时不时去看看进度和质量。可以安排自己的员工去监督,也可以请专业的检验机构去抽检。发现问题及时让加工商整改。
成品检验:加工好的产品回来后,得好好检验一番。按照事先定好的质量标准,一件一件地检查。要是有不合格的产品,该返工的返工,该退货的退货。
数据分析:把每次外发加工产品的质量数据记录下来,分析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样就能找到改进的方向,以后再做外发加工,质量就能越来越好了。建米软件可以用来记录质量数据,方便分析和管理。
| 质量把控要点 | 具体操作 | 注意事项 |
|---|---|---|
| 选加工商 | 考察口碑、实地考察工厂 | 不要只看价格,质量更重要 |
| 签订协议 | 明确质量标准和处理办法 | 条款要详细、可执行 |
| 过程监控 | 安排员工或检验机构抽检 | 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
我想知道好多企业都担心外发加工产品不能按时交货,这可咋办呢。下面就说说保障交货期的办法。
合理安排计划:在和加工商合作之前,得根据自己的销售计划,合理安排外发加工的时间。别把时间安排得太紧,要留一点缓冲时间,以防万一。
和加工商沟通:和加工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很重要。了解他们的生产进度,要是有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比如加工商遇到原材料短缺的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保证生产能正常进行。
合同约束:在合同里把交货期写清楚,要是加工商不能按时交货,得承担啥责任也写明白。这样能给加工商一点压力,让他们重视交货期。
建立预警机制:根据生产进度,建立一个预警机制。比如生产到一半的时候,要是进度落后了,就得赶紧采取措施。可以增加工人、延长工作时间等。
备用方案:要是加工商实在不能按时交货,得有个备用方案。比如找其他加工商帮忙,或者调整自己的销售计划。建米软件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帮助保障交货期。
| 交货期保障要点 | 具体做法 | 效果评估 |
|---|---|---|
| 合理安排计划 | 根据销售计划留缓冲时间 | 减少因时间紧张导致的延误 |
| 和加工商沟通 | 了解进度并协商解决问题 | 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
| 合同约束 | 明确责任 | 给加工商压力,提高重视度 |
朋友推荐说库存管理好了能省不少钱,我就想知道外发加工产品的库存咋管理才好。
定期盘点:得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看看实际库存和系统记录的一不一样。要是有差异,得找找原因,是不是发货发错了,还是有损耗没记录。
分类管理:把外发加工产品按不同的类型、规格分类管理。这样找起来方便,也能更好地掌握不同产品的库存情况。

安全库存设置:根据销售情况和生产周期,设置一个安全库存。就是说库存不能低于这个数量,不然可能会断货。要是库存快到安全库存了,就得赶紧安排补货。
库存周转率分析:算一算库存周转率,看看库存周转得快不快。要是周转率低,说明库存积压了,得想办法促销或者调整生产计划。
信息化管理:用建米软件来管理库存,能实时更新库存数据,方便查询和分析。还能设置预警,库存异常时及时提醒。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