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供应链的进销存管理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简单来说,进就是采购商品,销就是销售商品,存就是库存管理。而做账分录呢,就是把这些业务活动用会计语言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说,一家小超市,每天都有进货、卖货的操作,还有库存的变化,这些都得通过做账分录反映在账本上。
1. 货到票到的情况
当企业采购的货物已经到达,同时发票也收到了,这时候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举个例子,小王的公司采购了一批办公用品,货物已经验收入库,发票也拿到了,价款是 5000 元,增值税 650 元。那么做账分录就是:借:库存商品 5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0,贷:银行存款 5650。这里借方的库存商品增加了企业的存货,而应交税费的进项税额可以用来抵扣以后的销项税,贷方的银行存款就表示企业支付了这笔采购款。
2. 货到票未到的情况

有时候货物先到了,但是发票还没到。还是以小王的公司为例,采购了一批原材料,货物已经入库,但是发票下个月才能收到。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月要先暂估入账。假设这批原材料暂估价值是 8000 元,分录就是:借:库存商品 8000,贷:应付账款 - 暂估应付账款 8000。到了下个月,收到发票后,要先冲销原来的暂估分录,再按照正常的货到票到情况做账。如果发票金额是 8200 元,增值税 1066 元,先冲销:借:库存商品 -8000,贷:应付账款 - 暂估应付账款 -8000;然后再做正确的分录:借:库存商品 82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66,贷:银行存款 9266。
3. 票到货未到的情况
也有发票先到,货物还没到的情况。比如小李的公司采购了一批设备,发票已经收到,价款 10000 元,增值税 1300 元,但是设备还在运输途中。这时候分录是:借:在途物资 10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贷:银行存款 11300。等设备到达并验收入库后,再做分录:借:库存商品 10000,贷:在途物资 10000。
1. 现销业务
现销就是销售商品后马上收到货款。比如小张的商店卖出一批商品,售价 3000 元,增值税 390 元,顾客直接付了现金。分录就是:借:库存现金 339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90。要结转销售成本,如果这批商品的成本是 2000 元,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贷:库存商品 2000。
2. 赊销业务
赊销就是先把商品卖出去,货款以后再收。假设小赵的企业销售一批货物给客户,售价 5000 元,增值税 650 元,约定一个月后付款。分录是:借:应收账款 565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50。同样要结转销售成本,假如成本是 3500 元,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贷:库存商品 3500。一个月后收到货款时,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5650,贷:应收账款 5650。
1. 盘盈的情况
企业在进行库存盘点时,可能会发现实际库存比账面上多,这就是盘盈。比如盘点发现多了一批价值 500 元的商品,先做分录:借:库存商品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0。经过查明原因,如果是收发计量错误导致的,经批准后分录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0,贷:管理费用 500。
2. 盘亏的情况
反之,如果实际库存比账面少,就是盘亏。假设盘点发现少了一批价值 800 元的原材料,先做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贷:库存商品 800。如果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有 104 元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要转出,分录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4,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4。经批准后,如果由责任人赔偿 200 元,其余计入管理费用,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 200,管理费用 704,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04。
在实际的供应链进销存做账分录过程中,很多企业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手工做账容易出错,数据统计和查询不方便等。其实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工具解决,比如建米软件,它可以自动根据采购、销售等业务数据生成相应的做账分录,还能实时更新库存信息,大大提高了做账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关于供应链进销存怎么做账分录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处理企业的财务账务。
我听说好多人在做供应链进销存做账分录的时候都会犯错,我就想知道大家常犯的错误都有啥。下面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1. 科目使用错误
有时候啊,可能会把一些该计入库存商品的,错误地计入了原材料科目。比如说采购回来直接用于销售的商品,却当成了生产用的原材料记账。还有可能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科目弄混,像销售人员的差旅费,本应计入销售费用,结果记到管理费用里了。
2. 金额计算错误
这也是很常见的,在计算采购成本或者销售成本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粗心算错金额。比如在计算加权平均成本时,数量或者金额录入错误,就会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在计算折扣或者返利的时候,也容易出错,影响分录的准确性。
3. 时间记录错误
商品入库或者销售的时间记录不对,会影响到当期的利润计算。比如把下个月的销售提前记录到这个月,或者把这个月的采购延迟记录到下个月,这样就会让财务数据失真。

4. 漏记或者多记分录
漏记分录的情况也不少,像一些小额的采购或者销售,可能就被忽略了。而多记分录呢,可能是重复记录了某一笔业务。比如同一张发票,不小心做了两次分录,这就会让账目混乱。使用建米软件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它能智能提醒,减少漏记和多记的情况。
朋友说供应链进销存做账分录挺难掌握的,我就想知道有没有啥快速掌握的办法。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1. 学习基础知识
得把会计的基础知识学扎实,像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这些都要搞清楚。了解每个科目的含义和用途,这样在做分录的时候才能准确选择科目。
2. 分析业务流程
要熟悉供应链进销存的业务流程,从采购、入库、销售到出库,每一个环节都要清楚。分析每个业务环节涉及到的资金流动和会计处理,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分录的编制。
3. 多做练习题
通过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分录的记忆和理解。可以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集,或者在网上找一些案例来练习。
4. 借助软件工具
建米软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模拟实际的业务场景,让你在软件里操作,快速熟悉做账分录的流程。而且软件还能自动生成分录,方便你核对和学习。
| 学习方法 | 优点 | 适用人群 |
| 学习基础知识 | 打好基础,理解更深入 | 初学者 |
| 分析业务流程 | 结合实际,记忆更深刻 | 有一定基础者 |
| 多做练习题 | 巩固知识,提高熟练度 | 想提升能力者 |
| 借助软件工具 | 操作方便,效率高 | 追求高效者 |
我想知道供应链进销存做账分录对企业到底有多重要,下面咱们就来探讨一下。
1.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通过做账分录,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比如库存商品的数量和价值,反映了企业的存货资产;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体现了企业的债务和债权关系。
2. 帮助企业决策
准确的分录能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根据销售成本和利润的情况,决定是否调整产品价格;根据库存水平,决定是否进行采购。
3. 符合法规要求
企业必须按照相关的财务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做账分录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准确的分录能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符合法规要求,避免税务风险。
4. 便于成本控制
通过分录可以清晰地核算采购成本、销售成本和库存成本,企业可以分析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建米软件可以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

| 重要性 | 具体体现 | 对企业的影响 |
|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 展示资产、负债和权益 | 让企业了解自身财务实力 |
| 帮助企业决策 | 提供可靠财务数据 | 支持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 |
| 符合法规要求 | 保证财务报表合规 | 避免税务风险 |
| 便于成本控制 | 核算和分析成本 |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朋友说不同行业的供应链进销存做账分录好像不太一样,我就想知道区别到底在哪。下面来详细说说。
1. 制造业
制造业的分录比较复杂,除了采购和销售分录,还涉及到生产环节的分录。比如原材料的领用、生产成本的核算、产成品的入库等。而且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像分批法、分步法等。
2. 零售业
零售业主要关注商品的采购和销售,分录相对简单。重点在于库存商品的管理和销售成本的计算,可能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等。零售业可能会有促销活动,涉及到折扣和返利的分录处理。
3. 服务业
服务业的供应链进销存分录和制造业、零售业有很大不同。服务业可能没有实物的库存商品,主要是提供服务。分录主要涉及到服务收入的确认、服务成本的核算,比如人工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
4. 批发业
批发业的业务量通常比较大,分录的重点在于批量采购和销售。可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需要做好账款的管理。批发业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销售政策,如批量折扣、返利等,分录处理也会有所不同。建米软件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分录模板和功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