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不管是小店铺还是大公司,都离不开对商品的进货、销售和库存管理。进销存库存表就像是我们管理商品的“智慧大脑”,它能清晰地记录每一笔商品的进出情况,让我们随时掌握商品的库存数量、成本和销售情况。
进货:这是商品进入我们仓库的过程,比如一家水果店老板从批发市场购进了100斤苹果,这就是一次进货行为,我们需要在进销存表中记录进货的数量、价格等信息。
销售:当商品被卖出去时,就是销售环节。还是那家水果店,老板把50斤苹果卖给了顾客,这就需要在表中记录销售的数量和收入。
库存:库存就是仓库中还剩下的商品数量。通过进货和销售的记录,我们就能算出当前的库存。比如上面的例子,进了100斤苹果,卖了50斤,那么库存就是50斤。

Excel中有很多强大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进销存数据,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
求和公式SUM: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小会计,能快速帮我们把一列或多列的数据加起来。比如我们要统计一个月内的进货总量,就可以用SUM公式。假设进货数量在A列的第2行到第10行,我们在其他单元格输入“=SUM(A2:A10)”,按下回车键,就能得到这几天的进货总量啦。
减法公式:在计算库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减法。比如我们知道初始库存是200件,今天销售了30件,那么当前库存就是200 - 30。在Excel中,我们可以直接在单元格中输入“=200 - 30”,或者用单元格引用,假设初始库存数据在B2单元格,销售数量在C2单元格,我们就在其他单元格输入“=B2 - C2”,这样就能快速算出当前库存。
乘法公式:当我们要计算进货成本或者销售金额时,就会用到乘法。比如一件商品的进价是10元,进货数量是50件,那么进货成本就是10 50。在Excel中,如果进价在D列,数量在E列,我们在F列计算成本,就在F2单元格输入“=D2 E2”,然后向下拖动单元格右下角的小方块,就能自动计算出其他商品的成本啦。
库存成本的计算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我们的利润和资金流转。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和对应的Excel公式。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就是把每次进货的成本加权平均,算出一个平均成本。假设我们第一次进货100件,每件成本10元,第二次进货200件,每件成本12元。我们先算出总成本,用“=100 10 + 200 12”,得到3400元,再算出总数量“=100 + 200”,得到300件,那么加权平均成本就是“=3400 / 300”,约等于11.33元。在Excel中,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自动计算。假设进货数量在A列,进货成本在B列,我们先在其他单元格用SUM公式算出总成本和总数量,再相除得到加权平均成本。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就是先把最早进货的商品先销售出去。比如我们第一次进了50件商品,成本是10元每件,第二次进了30件,成本是12元每件。当我们销售40件商品时,就先从第一次进货的里面扣除。在Excel中计算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一些,我们需要根据销售顺序依次扣除库存。可以通过建立辅助列来记录每次进货的剩余数量,然后根据销售情况进行调整。
销售数据分析能帮助我们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做出更好的经营决策。
计算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能反映我们的销售业绩是上升还是下降。假设上个月的销售额是5000元,这个月是6000元,那么销售增长率就是“=(6000 - 5000) / 5000 100%”,得到20%。在Excel中,如果上个月销售额在G2单元格,这个月在H2单元格,我们就在其他单元格输入“=(H2 - G2) / G2 100%”,就能算出销售增长率。
分析销售趋势: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折线图来直观地看到销售趋势。先把每个月的销售额数据整理好,然后选中这些数据,在Excel的“插入”菜单中选择“折线图”,就能生成一个折线图。通过观察折线的走势,我们就能知道销售是上升、下降还是波动。
虽然Excel公式能帮助我们处理进销存数据,但当数据量很大或者业务比较复杂时,操作起来就会有些麻烦。这时候可以试试建米软件,它就像是一个智能的进销存管理专家。建米软件可以自动导入Excel数据,利用内置的算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库存成本、销售数据等,还能生成各种直观的报表和图表,让我们对业务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进销存库存表Excel公式的一些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商品的进销存数据。
我听说好多做库存管理的朋友都在为计算库存成本发愁,我就想知道在 Excel 里到底咋算才又快又准呢。下面咱就来好好唠唠。
1. 加权平均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每次进货的成本和数量综合起来算个平均价。比如你进了两批货,第一批 100 件,每件 10 元,第二批 200 件,每件 12 元。那加权平均单价就是(100×10 + 200×12)÷(100 + 200)。用这个平均单价乘以库存数量,就能算出库存成本啦。建米软件在处理这类数据计算时能更高效准确,减少手动计算的误差。
2. 先进先出法
就是先把最早进的货先算成本。假如你先买了 50 件 8 元的货,又买了 80 件 9 元的货,现在库存 60 件,那就先算 50 件 8 元的,剩下 10 件算 9 元的。这样一步步算出来库存成本。建米软件可以很好地记录进货顺序,方便使用先进先出法计算。
3. 移动加权平均法
每次进货后都重新算一次平均单价。比如原来有 30 件,单价 11 元,又进了 40 件,单价 13 元,那新的平均单价就是(30×11 + 40×13)÷(30 + 40)。之后每次销售或者进货都要重新算。建米软件能实时更新数据,让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更轻松。
4. 个别计价法
.jpg)
就是每件商品都单独算成本。像一些贵重物品,比如珠宝、艺术品啥的,每件都有自己的价格,就适合用这个方法。建米软件可以对每件商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成本核算。
朋友说库存数量预警可重要了,要是没及时补货或者处理积压库存,那损失可就大了。我就想知道在 Excel 里咋设置这个自动预警呢。
1. 确定安全库存数量
你得先根据以往的销售数据和补货时间,确定一个安全库存数。比如平时一个月卖 100 件,补货要半个月,那安全库存可能就得设 50 件左右。建米软件可以分析大量的销售数据,帮你更精准地确定安全库存。
2. 使用条件格式
在 Excel 里选中库存数量那一列,然后设置条件格式。比如当库存数量小于安全库存时,单元格颜色变成红色。这样一眼就能看到哪些库存快没了。建米软件也有类似的可视化提醒功能,而且更直观。
3. 插入函数
可以用 IF 函数。比如在一个空白单元格输入 =IF(库存数量单元格<安全库存数量,"预警","正常") 。这样就能自动显示是否预警啦。建米软件在函数应用上更智能,能自动完成这些复杂的判断。
4. 数据验证
可以设置数据验证,当输入的库存数量低于安全库存时,弹出提示框。这样在录入数据的时候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建米软件的数据录入更规范,能避免很多错误。
| 方法 | 优点 | 缺点 |
| 条件格式 | 直观,一眼能看到预警情况 | 只能在 Excel 界面显示 |
| IF 函数 | 能明确显示预警状态 | 公式设置较复杂 |
| 数据验证 | 录入数据时及时提醒 | 可能会影响录入速度 |
我想知道在 Excel 里咋统计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数据,这样就能清楚每个阶段的销售情况啦。下面来看看具体方法。
1. 按日期排序
先把销售数据按照日期排好序,这样能更方便地查看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在 Excel 里可以用排序功能轻松完成。建米软件能自动对数据进行排序,节省时间。
2. 筛选功能
用筛选功能可以只显示某个时间段的数据。比如你想查看 1 月到 3 月的销售数据,就筛选出这个时间段的日期。建米软件的筛选功能更强大,能快速定位到你想要的数据。
3.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可是个好东西,能快速汇总不同时间段的销售金额、数量等数据。把日期拖到行标签,销售金额拖到值字段,就能轻松统计啦。建米软件的数据透视表功能更智能,能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
4. 函数统计
可以用 SUMIFS 函数。比如统计 2 月的销售金额,公式就是 =SUMIFS(销售金额列,日期列,">=2024 - 02 - 01",日期列,"<=2024 - 02 - 29") 。建米软件在函数计算上更准确,能避免手动输入公式的错误。
| 方法 | 适用场景 | 操作难度 |
| 按日期排序 | 简单查看数据顺序 | 低 |
| 筛选功能 | 快速查看特定时间段数据 | 中 |
| 数据透视表 | 全面汇总统计数据 | 高 |
| 函数统计 | 精确计算特定条件数据 | 中 |
朋友推荐说计算销售毛利对做生意可重要了,能知道自己赚了多少。我就想知道在 Excel 里咋用公式算这个呢。

1. 明确销售毛利的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比如你卖了 100 件商品,每件卖 20 元,那销售收入就是 100×20。销售成本可以根据前面说的成本计算方法算出来。建米软件能自动计算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快速得出销售毛利。
2. 利用 VLOOKUP 函数查找成本数据
如果你的成本数据和销售数据不在一个表格里,可以用 VLOOKUP 函数查找。比如在销售数据表格里根据商品名称查找对应的成本。建米软件的数据关联功能比 VLOOKUP 更强大,能自动匹配相关数据。
3. 批量计算销售毛利
在 Excel 里可以用公式拖动的方法批量计算。比如在一个单元格输入公式算一件商品的毛利,然后鼠标放在单元格右下角,等变成十字光标时往下拖动,就能算出所有商品的毛利啦。建米软件能瞬间完成批量计算。
4. 分析销售毛利变化趋势
可以用图表来分析销售毛利的变化趋势。比如折线图能清楚看到不同时间段毛利的变化。建米软件能生成各种专业的图表,让分析更直观。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