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来说说进销存,其实这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三个主要环节。进,指的是采购环节,也就是企业购进货物或者服务;销,就是销售环节,把采购来的东西卖出去;存呢,就是库存,企业采购进来但还没销售出去的货物。比如说一家小超市,从供应商那里进货饮料,这就是“进”;把饮料卖给顾客,这就是“销”;仓库里还没卖出去的饮料,就是“存”。
那进项税额是啥呢?简单来讲,进项税额就是企业在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时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还是拿小超市举例,超市从供应商那里进饮料,供应商给超市开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就是超市这次进货的进项税额。企业可以用这个进项税额去抵扣销售商品时产生的销项税额,从而减少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进项税额的计算,一般有个基本公式,就是:进项税额 = 不含税购进金额 × 适用税率。这里的不含税购进金额,就是企业购进货物或者服务时,不包含增值税的那部分金额;适用税率呢,就是根据不同的货物或者服务,国家规定的增值税税率。
不同税率的情况:在咱们国家,增值税税率有好几种,不同的货物和服务适用不同的税率。比如说,销售或者进口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货物,适用的税率是 9%;而销售或者进口其他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等,适用的税率是 13%;还有一些现代服务业,像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等,适用的税率是 6%。

举个例子:一家服装店从服装厂购进一批衣服,不含税购进金额是 10000 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 13%。那么,这家服装店这次购进衣服的进项税额就是 10000 × 13% = 1300 元。
农产品的进项税额计算:企业购进农产品时,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有点特殊。如果企业是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 3% 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 9% 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比如说,一家食品加工厂从小规模纳税人那里购进一批农产品,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是 5000 元,那么这家食品加工厂可以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就是 5000 × 9% = 450 元。
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情况:企业进口货物时,会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这时,进项税额就是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比如,一家贸易公司进口一批电子产品,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是 8000 元,那么这家贸易公司就可以把这 8000 元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的进项税额计算:从 2019 年 4 月 1 日起,企业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票价 + 燃油附加费)÷(1 + 9%)× 9%;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面金额 ÷(1 + 9%)× 9%;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面金额 ÷(1 + 3%)× 3%。比如说,一家企业员工出差,取得了一张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票价是 1000 元,燃油附加费是 100 元,那么这家企业可以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就是(1000 + 100)÷(1 + 9%)× 9% ≈ 91.74 元。
进项税额的抵扣:企业取得的进项税额,并不是都能直接抵扣的。一般来说,企业需要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像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等。而且,这些进项税额必须用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以外的项目。比如说,一家企业取得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这张发票对应的货物是用于企业的职工食堂,属于集体福利,那么这张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就不能抵扣。
进项税额的转出:有时候,企业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需要转出。比如说,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了非正常损失,像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等,或者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这时就需要把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转出的进项税额一般按照实际成本和适用税率计算。举个例子,一家企业购进一批原材料,进项税额已经抵扣了 2000 元,后来这批原材料因为管理不善被盗了,那么这家企业就需要把这 2000 元的进项税额转出。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进销存和进项税额的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业务量较大的企业来说,每天会有大量的采购和销售业务,涉及到的发票和税额计算也很多。这时候,如果靠人工去管理和计算,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错。
其实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工具解决,比如建米软件。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进销存业务的自动化管理,从采购订单的生成、进货入库、销售出库到库存管理,都能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在进项税额管理方面,建米软件可以自动识别和提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信息,按照不同的税率和计算方法自动计算进项税额,还能对进项税额的抵扣和转出进行智能管理。比如说,当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用途改变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时,建米软件可以自动提醒并计算转出的税额,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关于进销存进项税额计算的一些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具体问题,还可以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
我就想知道,这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听起来就有点绕,它们到底区别在哪呢。好多人在做进销存的时候都被这俩概念弄得晕头转向的。下面咱就来好好唠唠。
1. 定义不同
进项税额:是咱买东西或者接受服务的时候,付给卖家的增值税。比如说,你进了一批货,给卖家付的钱里就包含了一部分增值税,这就是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咱卖东西或者提供服务的时候,从买家那收来的增值税。就像你把进的这批货卖出去,从买家那收到的钱里也有一部分增值税,这就是销项税额。
2. 计算方式不同
进项税额:一般是按照买东西的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来算。要是没有发票,也可以按照规定的扣除率来计算。
销项税额:是用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来算。销售额就是你卖东西收到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3. 对企业的影响不同
进项税额:可以用来抵扣销项税额,这样就能少交点税。就好比你进了100块钱的货,有13块钱的进项税额,你卖出去200块钱,有26块钱的销项税额,那你实际要交的税就是26 - 13 = 13块钱。
销项税额:是企业要交给国家的税,销项税额越多,企业要交的税就越多。
4. 发票类型不同

进项税额:对应的是进项发票,一般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有了这个发票,才能抵扣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对应的是销项发票,也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
在处理进销存的这些税额问题时,建米软件就能帮上大忙,它能清晰地记录每一笔进项和销项,让你轻松掌握税额情况。
我听说好多人在做进销存的时候,都想把进项税额抵扣了,少交点税。但这抵扣可不是随便就能抵的,肯定有啥条件。下面咱就来看看都有啥条件。
1. 取得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
最常见的就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是抵扣进项税额的重要凭证。发票上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能有涂改、伪造等情况。
还有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如果你是进口货物,这就是抵扣的依据。
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也可以用于抵扣,不过有一定的计算方式。
通行费发票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也能抵扣。
2. 用于可抵扣项目
进项税额必须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比如说,你进的货是用来生产销售应税货物或者提供应税服务的,那这进项税额就能抵扣。
要是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就不能抵扣。
3. 在规定时间内认证或申报
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扣税凭证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认证或者申报。一般来说,现在认证期限已经取消了,但还是要及时申报抵扣。
如果超过了规定时间,可能就无法抵扣了。
4. 业务真实发生
进项税额对应的业务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不能虚构交易来获取进项发票进行抵扣,这是违法的行为。
建米软件可以帮助你管理这些扣税凭证和业务记录,确保你符合进项税额抵扣的条件。
| 扣税凭证类型 | 适用范围 | 注意事项 |
|---|---|---|
| 增值税专用发票 | 一般应税项目 | 信息真实准确,及时认证申报 |
|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 进口货物 | 按规定申报 |
| 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 | 农产品相关业务 | 按规定计算抵扣 |
我想知道,这进项税额转出是个啥情况,好多人在做进销存的时候都遇到过这个问题。下面咱就来详细说说。
1. 用于非应税项目

要是你把原本用于应税项目的货物或者服务,后来用于了非应税项目,比如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等,那之前抵扣的进项税额就得转出来。
举个例子,你进的一批材料原本是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后来有一部分用于了在建工程(简易计税项目),那这部分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就得转出。
2. 发生非正常损失
当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比如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等,或者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等,对应的进项税额也得转出。
比如说,你仓库里的一批货物被盗了,那这批货物的进项税额就不能再抵扣了,要转出来。
3. 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如果把购进的货物或者服务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像给员工发福利的商品,那这部分进项税额也得转出。
因为这些不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4. 取得不符合规定的扣税凭证
要是取得的扣税凭证不符合规定,比如发票信息有误、发票是虚开的等,那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就得转出。
建米软件可以及时提醒你哪些进项税额可能需要转出,避免税务风险。
| 转出原因 | 举例 | 处理方式 |
|---|---|---|
| 用于非应税项目 | 材料用于简易计税的在建工程 | 按比例转出进项税额 |
| 发生非正常损失 | 货物被盗 | 全额转出进项税额 |
| 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 给员工发福利的商品 | 转出相应进项税额 |
我朋友说,在做进销存的时候,有时候进项税额算错了,都不知道该咋办。下面咱就来看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1. 及时发现错误
要定期对进销存的数据进行核对,看看进项税额的计算有没有问题。可以通过对比发票和账目,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建米软件可以自动进行数据核对,帮你及时发现错误。
2. 分析错误原因
如果发现计算错了,要分析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发票信息录入错误,比如税率选错了。
也可能是计算方法用错了,没有按照正确的公式计算。
还有可能是对税收政策理解有误,导致计算错误。
3. 进行调整

如果是当期发现错误,还没有申报纳税,可以直接在系统中修改计算数据。
要是已经申报纳税了,就需要做更正申报。一般要填写相关的更正申报表格,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
4. 避免再次出错
总结这次出错的经验教训,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利用建米软件的计算功能,减少人为计算的错误。
在处理这些计算错误问题时,建米软件能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便捷的调整方式,让你轻松应对。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