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经营活动里,含金额的进销存单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东西。它就像是一本详细的账本,清楚地记录着商品的进货、销售情况以及库存的变化,还涉及到金额的流动。准确填写进销存单,能让我们对生意的收支和库存状况一目了然,对于合理安排进货、控制成本、制定销售策略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填写含金额进销存单,主要需要确定报表的基本信息、填写期初数据、记录本期的进货和销售情况、处理库存调整、计算期末库存这几个关键步骤,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
报表名称:这就好比给报表取个名字,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关于什么的报表。比如“XX 店铺 2024 年 10 月商品进销存报表”,这样简单明了,能快速定位报表的内容和时间范围。
日期:填写报表所涵盖的时间段,精确到年、月、日。比如从 2024 年 10 月 1 日到 2024 年 10 月 31 日,这能明确报表数据的时间区间,方便后续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
店铺或企业名称:写上经营主体的名字,这是报表归属的重要标识。要是有多家分店或者分公司,还得具体到某一家,避免数据混淆。
制表人:填写负责制作这张报表的人员姓名,这样如果以后报表出现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就能直接找到相关人员。
在确定这些基本信息的时候,其实可以借助一些软件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比如建米软件,它可以自动生成报表的基本框架,我们只需要按照提示输入相应的信息,就能快速完成基本信息的填写,避免了手动填写可能出现的错误。
库存数量:统计在报表起始日期那天,仓库里实际存放的商品数量。这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盘点,一个一个商品去核对。比如说一家文具店,在 10 月 1 号盘点时,发现有 100 支铅笔、50 本笔记本等,就把这些数量准确记录下来。
库存金额:根据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来计算库存的总金额。不同的商品可能有不同的进货价格,我们要分别计算每种商品的库存金额,然后相加得到总的库存金额。比如每支铅笔的成本是 1 元,100 支铅笔的库存金额就是 100 元;每本笔记本成本 5 元,50 本笔记本的库存金额就是 250 元,那么文具店期初的库存总金额就是 350 元。
填写期初数据时,很容易出现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比如盘点时漏数或者错数商品数量,又或者成本价计算错误。这时候,建米软件就能发挥它的优势了。它可以根据之前录入的商品信息和进货记录,自动计算期初库存金额,还能生成盘点清单,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库存盘点,减少错误的发生。
进货记录
进货日期:记录每次进货的具体时间,这有助于我们掌握进货的时间规律,合理安排下次进货的时间。比如 10 月 5 号进了一批货,就准确记录这个日期。
商品名称:详细填写所进商品的名称,不能有歧义。如果是同一种商品有不同的规格或者型号,也要分别记录清楚。例如进的铅笔有 0.5 毫米和 0.7 毫米两种规格,就要分别记录。
进货数量:明确每次进货的商品数量。这是计算库存变化的重要依据,一定要准确无误。
进货单价:记录每一件商品的进货价格。不同批次的进货可能价格会有所不同,所以要分别记录。
进货金额:根据进货数量和进货单价计算得出,即进货数量乘以进货单价。比如进了 50 支铅笔,每支 1.2 元,那么进货金额就是 60 元。
销售记录
销售日期:记录每一笔销售发生的时间,这对于分析销售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很有帮助。
商品名称:和进货记录一样,要准确填写销售的商品名称和规格型号。
销售数量:统计每次销售出去的商品数量。
销售单价:记录商品的销售价格,这可能会因为促销活动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销售金额:由销售数量乘以销售单价得出,反映了每一笔销售的收入情况。
在记录进货和销售情况时,数据量可能会比较大,手动记录容易出错。建米软件可以实时记录每一笔进货和销售信息,自动计算进货金额和销售金额,还能生成详细的报表,让我们随时了解商品的进销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损耗:商品在储存、搬运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坏、丢失等情况,这就产生了损耗。比如水果在存放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腐烂,这部分就是损耗。我们要定期对损耗进行统计,记录损耗的商品名称、数量和金额。
赠品:在销售过程中,有时候会赠送一些商品给顾客。这些赠品虽然没有产生实际的销售收入,但也会影响库存数量。比如买一送一的活动,送出去的商品就要从库存中扣除。
盘点差异:在进行库存盘点时,可能会发现实际库存数量和系统记录的数量不一致,这就是盘点差异。出现这种情况,要仔细查找原因,是记录错误还是有其他特殊情况,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处理库存调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认真核对每一项数据。建米软件可以对库存调整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自动更新库存数量和金额,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库存调整的情况,避免库存数据出现混乱。
库存数量:根据期初库存数量,加上本期进货数量,减去本期销售数量,再减去损耗、赠品等库存调整的数量,就可以得到期末库存数量。公式就是:期末库存数量 = 期初库存数量 + 本期进货数量 - 本期销售数量 - 损耗数量 - 赠品数量。比如期初有 100 支铅笔,本期进货 50 支,销售 30 支,损耗 5 支,赠品 2 支,那么期末库存数量就是 100 + 50 - 30 - 5 - 2 = 113 支。
库存金额:按照期末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来计算库存总金额。如果不同批次进货的成本价不同,可能需要采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来计算。比如期末库存有 113 支铅笔,之前不同批次进货的成本价有 1 元、1.1 元等,通过加权平均法算出每支铅笔的平均成本是 1.05 元,那么期末铅笔的库存金额就是 113 × 1.05 = 118.65 元。
计算期末库存时,建米软件可以根据我们之前录入的各种数据,自动按照公式计算出期末库存数量和金额,还能生成库存分析图表,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库存的变化趋势,为我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就是含金额进销存单填写的详细步骤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准确地填写进销存单,更好地管理生意。
我听说很多人在填含金额进销存单的时候,对确定报表基本信息这一步有点懵,我就想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下面就来唠唠具体咋做。
确定企业信息:得先把企业的全称、地址、联系方式这些写上,就跟咱们填个人信息似的,这是让别人知道这张表是哪个企业的。
明确报表期间:要确定这张进销存单是统计哪个时间段的,是一个月、一个季度还是一年,这很重要,不然数据就乱套了。
填写编号:给报表编个号,方便以后查找和管理。就像给每个孩子起个名字,一叫就知道是谁。
注明制表人:写上是谁做的这张表,要是以后有啥问题,能找到负责人。建米软件在这方面能很好地记录这些基本信息,方便又准确。
审核人信息:如果有审核环节,还要写上审核人的名字,这样责任就更明确啦。
朋友说填写期初数据的时候总是拿不准,我就想知道这里面有啥讲究。其实期初数据填得准不准,对后面的数据统计影响可大了。
盘点库存数量:先把仓库里的货实际有多少盘清楚,这就是库存的数量,得实实在在地数,不能瞎猜。
确定库存单价:看看这些库存的货当时买进来花了多少钱,算出单价。要是有不同批次价格不一样,还得用合适的方法算平均单价。
计算期初金额:用库存数量乘以单价,就能得出期初金额啦。这一步可不能算错,不然后面的账就不对了。
核对数据:填完期初数据后,得和之前的账本或者记录对一对,看看是不是一致。建米软件可以自动对数据进行核对,减少出错的概率。
特殊情况处理:要是有一些特殊的库存,比如损坏的、过期的,得单独处理,不能和正常的混在一起。
项目 | 说明 | 示例 |
企业全称 | 填写企业完整准确的名称 | XX有限公司 |
报表期间 | 明确统计的时间段 | 2024年1月1日 - 2024年1月31日 |
期初库存数量 | 实际盘点的库存货物数量 | 100件 |
我想知道记录本期进货和销售情况有没有啥好方法,感觉这一块要是没记好,整个进销存单就没啥用了。
记录进货信息:每次进货,都要把进货的日期、货物名称、数量、单价、金额这些详细记下来。就像去超市买东西,得留个小票。
分类统计:可以按照货物的种类进行分类统计,这样能更清楚地知道每种货进了多少。
记录销售信息:销售的时候,同样要记好销售日期、货物名称、数量、单价、金额。而且要和进货信息对应上。
核对销售与库存:每销售一批货,要看看库存是不是相应减少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建米软件能实时更新库存数据,让销售和库存的核对更方便。
处理退换货:要是有顾客退货或者换货的情况,也要详细记录,并且调整相应的数据。
项目 | 进货记录 | 销售记录 |
日期 | 2024年2月10日 | 2024年2月15日 |
货物名称 | 苹果 | 苹果 |
数量 | 500斤 | 200斤 |
朋友推荐说处理库存调整得小心,不然容易出错。我就想知道这里面有啥门道。
找出调整原因:先弄清楚为啥要调整库存,是因为货物损坏、丢失,还是重新盘点发现数据不准。
记录调整内容:把调整的货物名称、数量、金额都详细记下来,方便以后查询。
审批流程:一般库存调整得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不能随便改。这就像请假得经过领导批准一样。
更新库存数据:按照调整的情况,及时更新库存的数量和金额。建米软件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库存数据的更新。
分析调整影响:调整库存后,要看看对整个进销存的统计有啥影响,以后好避免类似的情况。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