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确保工程质量的“把关者”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3-09-13 16:59:59

       在施工阶段,实施以动态控制为主、以预防为辅的管理方法,主要掌握三个环节:事前指导、事中检查和事后验收。一切都是基于数据,一切都是基于书面的,提前做好预控,从预控的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动态控制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注重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有效实现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控制。

       一是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一旦监理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体系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认真审查施工组织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消除质量事故的隐患。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合同签订的质量等级、施工方的要求和施工单位的资质,确定监理方的监控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内容和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制定监控工作制度和程序,规范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二、提前预防质量监控,提前指导施工操作

       1. 检查和控制工程所需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加强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测试程序、方法、手段等环节的管理,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于钢筋、水泥等材料的多源、多渠道,每批钢筋、水泥应双重控制(即保修、证书、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请及时退出现场。以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验为监理工作的重点,结合目视检测和检测,首先检查轴位移、弯曲角度、裂缝坑,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验收。对于工程中最常用、工程量大的混凝土工程材料质量监理规则,施工单位应确保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满足质量要求,并在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并检查各种测量计和测量工艺是否准确,浇筑工艺是否齐全。

       2. 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工程施工前,监理人应召开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及相关工程团队领导的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各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实行三检验制度,并由公司质量监督部门专职质量监督员签字验收。然后,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和签字,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单位未进行三检验或专职质量监督员签字的,监理人员拒绝验收。此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检查、平行检查、随机抽查等方法,施工单位进行三检验后进一步验收,完全消除工程质量问题。

       3. 严格控制隐蔽工程签字验收,及时向施工单位整改隐患。

       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通过自检,然后由公司专职质检人员核实等级并签字,并填写验收表提交监理。然后,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和审查原材料是否完整,证书和试验报告是否完整,各层标高和轴结也应逐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签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真正检查验收,然后由监督检查。监理发现问题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得口头说,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后,应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检查,确保质量。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