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 质量管理
一、概述
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企业在原有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开展ISO9000标准实施活动将现代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与单位和行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根据标准要求,这些企业建立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步骤的原则,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与以往相比,项目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市场竞争力和项目利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时间不长,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建筑、水利工程、路桥建设、土木工程等工程。工程建设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人员、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体系等,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规模大,施工队伍多,各工序之间连接性强,外部条件变化大,没有固定车间,生产环境露天。与工业生产不同,有固定的装配线、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二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1、 质量规划难度大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巨大,从几千万到几十亿到几百亿不等。为了便于施工控制,业主往往会分步分项,但单位项目的投资一般在几千万以上。因此,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生产环节多,对施工工艺和方法要求高。这一特点决定了质量规划的难度。首先,规划师必须具备工程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充分了解各种施工工艺的特点和现场的适用性;其次,由于规模大,过程识别难度大。如果过程划分太简单,不方便质量和成本控制,但划分太细,往往会增加协调和控制的难度。
2、 人员管理过程复杂
项目建设人力资源组织复杂,包括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此外,由于公司劳动力不足,施工企业经常租赁农民工从事简单、劳动强度高、施工环境差的工作。在人员管理方面,农民工的管理更加困难。虽然企业在开工前对农民工进行了评价和选择,但由于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很难理解施工工艺和方法,往往具有类似的工程经验。因此,培训和监督的工作量很大。同时,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工程进度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此外,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薄弱,也给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了一些困难。
3、 难以安排施工进度
由于工程项目规模大,技术环节多,野外作业多,工程进度受天气、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虽然企业在规划进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收集历史资料,但天气、水文等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较大,给人力设备的规划和安排带来了困难。此外,施工设备也应部分租赁,这与农民工的管理一样困难。
4.最终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
工程建设必须一次性满足质量要求。工序室是一个环节。如果建成后发现某一环节存在质量问题,不可能像部分工业产品一样拆卸、拆卸、更换配件,更不用说更换或退款了。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
5.质量改进的特殊工作
一个企业的工程建设项目总数不会太多,每个项目的建设内容也不能完全一致。许多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不能完全套用。因此,要寻找质量薄弱环节和改进方向较为困难,客观上对质量改进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