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提出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要求现场施工和检查员加强对新防雷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熟悉防雷规范,对不合理或不合理的防雷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注意工艺控制,确保施工防雷工程质量。
关键词:防雷;施工;质量控制;
1、前言
在建筑工程中,防雷工程包括桩基焊接、柱筋引下线长焊接、均压环、避雷网、避雷针、避雷器安装等,一直伴随着整个施工过程。保证防雷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体系等。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全面落实到位。
2.雷击原理和防雷基本方法
2.1 雷击原理
雷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声、光、电的物理现象,其放电电流可达数十千安培,甚至数百千安培。在放电瞬间,雷电电流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强大的电磁干扰,灾害是自然界十大灾害之一。
建筑工程中的防雷工程是指防止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的施工。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地球、防雷装置或其他物体,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雷电感应是雷电放电,附近导体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可感应建筑物和架空线路相反的雷电电荷,雷电放电到其他地方后,云和地球之间的电场突然消失,但聚集在建筑物顶部或架空线路上的电荷不能迅速泄漏到地球上,大量剩余电荷相互排斥,产生强能量使建筑物裂纹或残余电荷形成高电位,可击穿电气绝缘层,导致电线、金属管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火灾、爆炸。
2.2 防雷的基本方法
防直击雷是指引导雷云与防雷装置之间的放电,使雷电流迅速流入地球,以保护建筑免受雷击。防雷电感应通过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框架、钢窗等金属接地装置与地球可靠连接,迅速将雷云放电后建筑物上残留的电荷引入地球。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防雷措施包括闪光连接器、引线、接地装置、避雷器、均压环、金属导体等电位连接。
3.防雷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1)避雷带、引线、接地体、均压环连接长度不足,焊接不全,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气孔等缺陷。
(2)接地钢筋网连接点的错误和泄漏焊接;作为外部接地连接点或检测点的预埋件的泄漏设置。特别是由于结构柱(墙)内主钢筋的调整和防雷导线钢筋的错误焊接。
(3)用结构钢代替避雷针(网)及其引线时,焊接损坏的镀锌层不涂防锈漆;或螺栓连接的接头未经处理,接触片不紧密。
(4)引下点间距过大,引下线跨越变形缝时无补偿器,穿墙时无保护管。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足或引出线未进行防腐处理。
(5)管道、梯子、旗杆、设备外壳等屋面金属物体未与屋面防雷系统连接,或等电位连接跨接地线直径不足。
(6)电气设备接地(接零)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实行串联连接。多层住宅采用TN—S在系统中,进线没有在总电表箱中重复接地,也没有按要求在配电室中工作MEB。
4.防雷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4.1 严格审查设计图纸
4.1.1 不仅不仅要熟悉电气图纸,还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和设备布局有初步的了解,了解设计中的相关说明。对于弱电系统中的智能工程、信息通信、计算机、监控等一些特殊建筑工程系统,由于这些地点和设置在设计平面图中一般没有明确标注,预留预埋标准为施工标准,应注意强制性标准和施工验收标准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