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管理需要遵循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开始之前,管理层需要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和标准,并确保相关利益相关者了解项目的质量管理标准。项目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度量项目质量实际情况,比较项目质量实际与项目质量标准,确认项目质量误差和问题,分析项目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消除项目质量差距和问题。这些项目质量管理活动贯穿整个项目过程。
项目质量管理的十点要则高度浓缩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观念:
1、客户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质量标准的尺度。这符合ISO-10006体系的首要原则:组织应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努力满足顾客的需求,并超越顾客的期望。一些国际著名公司甚至认为,客户的满意度只能说明质量合格,只有超越客户的期望,才能获得客户对品牌的忠诚。根据盖洛普的调查,客户的满意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可以达到安全、准时、便捷的效果;
b.与客户建立伙伴关系,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功能和服务;
c.通过互动反馈参与客户的决策,为客户提供咨询帮助。
2、过程管理。
将质量管理的关注点从结果检验转变为过程监控。过程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
a.在时间坐标上,将整个项目实施视为一个工作任务衔接的流程,通过分析工作流程,识别和简化无效益的工作环节,理顺分工接口,形成目标合力,减少内耗。在流程链条上建立相互监督机制,使每个工作环节的下游工序成为上游工序的客户,对上游进行质量监督。
b.在空间坐标上,将整个项目实施视为各类资源的集成活动,通过分析相互依存的组合要素,识别并优化各类要素的功能指标,在接口处严格把关,加强沟通,分享信息和技术资源,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
3、选择适当的质量标准。
企业在体制上需要采用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田口等人所创立的质量管理理论,在组织中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具体的项目过程中,需要采用克劳斯比的理论,努力在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好。项目的质量管理与常规质量管理的区别在于: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在验证了前一过程的质量后,才会开始下一个过程。企业的项目实践也证明了上述观点,无论是软件项目还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模式,其共同特点是在质量计划中确定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配置资源,并确定各个项目阶段的验证标准。在实施中参照阶段的质量标准,验证项目阶段的质量状态,并控制项目质量基准的变更。
4、管理层重视。
体现了质量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的战略地位,甚至可以说项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只有最高领导挂帅,才能决定项目的质量方针,制定质量计划并确保计划落实,动员全员参与,调动和配置资源,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量的持续改进。
5、实事求是。
任何有效决策都不能凭主观的概念和假设,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收集绩效数据的渠道、种类、时间和职责,确保数据信息的精确可靠,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提供给信息需求者(如领导、客户、投资人等),作为决策的依据。
6、全员参与。
质量问题不仅仅是质量检查人员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应以主人翁的心态认识自己的工作使命,加强内部沟通,识别可能出现质量风险的职责边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人身上,并通过培训使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团队精神在项目质量管理中也应充分体现,成功的项目都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可以说,项目管理流程本质上要求员工之间互相协调和理解。
7、供方互利。
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放弃单纯以价格指标决定采购的政策和短期行为,开放与供应商的沟通渠道,相互信任,共享技术成果和商业信息,共同进行质量改进活动,追求双方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8、持续循环培训制度。
在许多公司中,通常很少甚至没有培训,员工不知道何时才能正确完成工作。消除不适合的培训是非常困难的。质量管理大师Deming强调:只要工作成果还无法受到统计控制,并且还能获得更大的好处,就不应停止培训。
为了应用该原则,一个质量保证组织可以:
a.建立现代的培训辅助和实践;
b.鼓励质量工作者通过参加研讨班或上课不断提高质量和测试方面的技术知识;
c.奖励工作者建立新的研讨班和特殊的兴趣小组。
9、持续改进。
将追求质量精益求精作为组织永恒的目标,不断识别改进机会,提高质量目标,采取改进措施,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
10、使用适当的工具。
项目质量控制工具是必须熟悉的,包括在何种场景下使用何种工具。例如因果图(关注问题的根源),控制图(关注偏差),帕累托图(2/8原则关注关键问题),散点图(进行相关性分析),流程图,直方图和趋势图。
版权说明:
1、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建米软件观点或立场。
2、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相关创作者,不代表建米软件的观点和立场。
3、文章版权: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立即删除。删除联系电话:400-8352-114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