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中,MES(制造执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产订单和工单是 MES 系统里两个关键的概念,它们既相互关联又存在明显区别。很多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甚至 IT 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混淆这两个概念,不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用途以及管理方式。了解 MES 系统中生产订单和工单的区别,有助于企业更精准地安排生产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证产品质量。下面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生产订单和工单虽然都与生产过程相关,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定义。
生产订单:它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源头指令,通常由销售订单或者市场预测等因素触发。简单来说,生产订单就是企业决定要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个任务书,它明确了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交货时间等关键信息。例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接到了 1000 辆某型号汽车的订单,那么这 1000 辆汽车的生产任务就是一个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就像是一个大的框架,它为整个生产活动划定了范围和目标。
工单:工单是生产订单的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它是具体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道工序的执行指令。还是以汽车制造为例,当 1000 辆汽车的生产订单确定后,就需要将这个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工单,比如发动机组装工单、车身焊接工单、内饰安装工单等。每个工单都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内容、操作步骤、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等。
生产订单和工单的层级关系:生产订单处于更高的层级,它是宏观层面的生产指令;工单则是微观层面的执行指令,是生产订单的具体落地。一个生产订单可以包含多个工单,而多个工单共同完成一个生产订单的任务。
生产订单的整体性:它关注的是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结果,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都在生产订单的管控范围内。
工单的针对性:工单只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它的目标是确保这个环节的工作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
生产订单的稳定性:一旦确定,生产订单通常不会轻易变动,因为它涉及到整个生产计划的安排和资源的调配。
工单的灵活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生产现场的变化。
生产订单和工单的创建流程和触发因素也有所不同。
生产订单的创建流程:首先是市场需求的收集,这可以通过销售部门与客户的沟通、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得。然后,企业的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库存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出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生成生产订单。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销售部门了解到市场对某款手机的需求增加,计划部门结合库存和生产能力,决定生产 5000 部该型号手机,从而生成相应的生产订单。
生产订单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销售订单的签订、市场预测的变化、库存水平的降低等。当企业接到客户的订单时,就需要立即创建生产订单来满足客户需求;如果市场预测显示某种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企业也会提前创建生产订单进行生产储备;当库存水平低于安全库存时,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企业也会创建生产订单进行补货。
工单的创建流程:工单是在生产订单确定之后创建的。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订单的要求,结合生产工艺和设备状况,将生产订单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工单。例如,在服装生产企业,当生产订单确定要生产 1000 件衬衫后,生产部门会根据衬衫的生产工艺,将任务分解成裁剪工单、缝纫工单、熨烫工单等。
工单的触发因素:主要是生产订单的下达和生产进度的推进。当生产订单下达后,为了开始具体的生产工作,就需要创建相应的工单;随着生产进度的推进,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就会触发下一道工序的工单创建。
生产订单创建的复杂性:由于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生产订单的创建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
工单创建的及时性:工单的创建需要及时,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生产订单创建的计划性:生产订单的创建是基于企业的整体生产计划,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工单创建的灵活性:工单可以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创建和调整。
生产订单和工单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和详细程度有很大差异。
生产订单的信息内容:生产订单主要包含产品信息、数量信息、时间信息和客户信息等。产品信息明确了要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数量信息规定了生产的产品数量;时间信息包括订单的下达时间、开始生产时间、预计完成时间和交货时间等;客户信息则记录了订单的来源客户。例如,一个生产订单可能显示要生产 2000 套某品牌的家具,订单于 5 月 1 日下达,5 月 10 日开始生产,预计 6 月 1 日完成,6 月 5 日交货,客户是某大型商场。
生产订单的信息特点:生产订单的信息相对宏观和概括,它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对整个生产任务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工单的信息内容:工单的信息更加详细和具体。除了包含生产订单中的部分信息外,还包括工序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原材料信息等。工序信息明确了该工单所涉及的具体工序名称、操作步骤和工艺要求;设备信息指定了完成该工序所需的设备型号和编号;人员信息记录了负责该工序的操作人员姓名和技能要求;原材料信息则详细列出了该工序所需的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和领用地点。例如,一个家具生产的木工工序工单可能显示,该工序是对家具的柜体进行组装,操作步骤包括切割板材、打孔、拼接等,使用的设备是某型号的电锯和打孔机,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熟练的木工技能,所需的原材料是特定规格的木板和螺丝,领用地点在仓库的 A 区。
工单的信息特点:工单的信息是为了指导具体的生产操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生产订单信息的稳定性:生产订单的信息一旦确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工单信息的动态性:工单的信息可能会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生产订单信息的共享性:生产订单的信息通常在企业的多个部门之间共享,以便各部门协同工作。
工单信息的专业性:工单的信息主要供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使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点击这里在线试用: 建米软件-企业管理系统demo:www.meifun.com
生产订单和工单在管理与执行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生产订单的管理:生产订单的管理主要由企业的计划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负责。他们需要对生产订单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确保订单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管理内容包括订单的跟踪、进度监控、资源调配等。例如,计划部门会定期检查生产订单的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和生产设备的安排。
生产订单的执行:生产订单的执行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采购部门根据订单需求采购原材料,生产部门按照订单要求组织生产,质量部门对产品进行检验,物流部门负责产品的运输和交付。整个执行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以保证订单的顺利完成。
工单的管理:工单的管理主要由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负责。他们需要对工单进行详细的安排和调度,确保每个工单都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管理内容包括工单的分配、进度跟踪、问题处理等。例如,生产现场的班组长会根据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分配工单,并及时解决工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工单的执行:工单的执行由具体的操作人员负责。他们需要按照工单上的要求,准确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在执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产品质量。他们还需要及时记录工单的执行情况,如完成时间、质量状况等。
生产订单管理的全局性:生产订单管理需要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具有全局性。
工单管理的局部性:工单管理主要关注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侧重于解决局部的问题,具有局部性。
生产订单执行的协调性:生产订单的执行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和配合,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畅。
工单执行的独立性:工单的执行相对独立,每个操作人员只需要负责自己所承担的工单任务。
对比项目 | 生产订单 | 工单 |
---|---|---|
管理主体 | 计划部门和高层管理人员 |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 |
管理内容 | 统筹规划、进度监控、资源调配 | 工单分配、进度跟踪、问题处理 |
执行主体 | 多个部门协同 | 具体操作人员 |
在资源分配与调度方面,生产订单和工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生产订单的资源分配:生产订单的资源分配主要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订单的要求,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例如,对于一个大型的建筑工程生产订单,企业需要调配足够的施工人员、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同时还需要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采购和支付费用。在人力分配上,会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和专业需求,安排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工人等不同类型的人员。
生产订单的资源调度:生产订单的资源调度需要考虑多个订单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当企业同时有多个生产订单时,需要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顺序和时间,避免资源的冲突和浪费。例如,在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同时有几个不同的生产订单,企业需要根据订单的紧急程度和生产进度,合理调度生产设备的使用,确保每个订单都能按时完成。
工单的资源分配:工单的资源分配更加具体和细致。它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工序或任务进行资源的分配。例如,在一个电子芯片生产的工单中,需要明确分配给该工单的原材料数量、设备型号和操作人员。原材料的分配会精确到每一个零部件的规格和数量,设备的分配会指定具体的生产设备编号,操作人员会根据其技能和经验进行安排。
工单的资源调度:工单的资源调度主要是为了保证该工单的顺利执行。当工单执行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或冲突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例如,在一个服装裁剪工单中,如果发现某一种布料的数量不足,需要及时从其他工单或仓库中调配,以保证裁剪工作的继续进行。
生产订单资源分配的战略性:生产订单的资源分配是基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生产计划,具有战略性。
工单资源分配的战术性:工单的资源分配是为了满足具体生产任务的需求,具有战术性。
生产订单资源调度的复杂性:由于涉及多个订单和多种资源,生产订单的资源调度相对复杂。
工单资源调度的灵活性:工单的资源调度可以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生产订单和工单的进度跟踪与监控方式也有所不同。
生产订单的进度跟踪:生产订单的进度跟踪主要是从整体上把握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企业通常会通过制定生产进度计划和使用生产管理软件来跟踪生产订单的进度。例如,在一个汽车生产订单中,会制定详细的生产进度计划,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通过生产管理软件,可以实时了解每个阶段的实际完成情况,如冲压车间的完成进度、焊接车间的完成进度等。
生产订单的进度监控:生产订单的进度监控主要关注订单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如果发现生产进度滞后,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增加资源投入、调整生产计划等。例如,如果发现汽车生产订单的涂装阶段进度滞后,企业可以增加涂装设备的数量或延长工作时间,以保证订单能够按时交付。
工单的进度跟踪:工单的进度跟踪更加具体和实时。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会通过现场观察、操作人员的反馈和设备的运行数据等方式,及时了解工单的执行进度。例如,在一个机械加工工单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实时掌握该工单的完成进度。
工单的进度监控:工单的进度监控主要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工序的质量和效率。当工单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进度异常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工单的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需要立即停止该工序,进行调整和修正。
生产订单进度跟踪的宏观性:生产订单的进度跟踪是从企业的整体生产角度出发,关注的是整个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工单进度跟踪的微观性:工单的进度跟踪是针对具体的工序和任务,关注的是每一个细节的执行情况。
生产订单进度监控的目标性:生产订单的进度监控目标是确保订单按时交付,满足客户需求。
工单进度监控的质量性:工单的进度监控目标是保证每一个工序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保证整个产品的质量。
在质量管控与追溯方面,生产订单和工单有着不同的作用。
生产订单的质量管控:生产订单的质量管控主要是从整体上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企业会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流程,在生产订单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例如,对于一个食品生产订单,企业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各个生产工序进行监控,保证产品的生产符合工艺流程;在成品出厂前,会进行最终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生产订单的质量追溯:生产订单的质量追溯主要是为了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追溯到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记录生产订单的相关信息,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时间、生产设备等,可以快速定位问题的根源。例如,如果某一批次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通过生产订单的追溯信息,可以查出是哪个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有问题,或者是哪个生产环节出现了失误。
工单的质量管控:工单的质量管控更加具体和细致。它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工序或任务进行质量控制。例如,在一个电子元件生产的工单中,会对该工序的操作步骤、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进行详细的规定。操作人员在执行工单时,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该工序的质量。
工单的质量追溯:工单的质量追溯可以精确到某一个具体的工序和操作人员。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工单的记录,快速找到是哪个工序出现了问题,以及是哪个操作人员负责该工序。例如,在一个手机组装工单中,如果发现某一部手机的摄像头出现故障,通过工单的追溯信息,可以查出是哪个组装工序出现了问题,以及是哪个
我就想知道,这MES系统里的生产订单和工单,在时间安排方面到底咋不一样呢。感觉这俩好像有点关联,但应该又有区别。
生产订单的时间安排特点
1. 长期性规划:生产订单一般是从比较宏观的层面,对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任务进行规划。比如说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的生产计划,会体现在生产订单里。
2. 包含交付时间:它会明确规定产品最终要交付给客户的时间节点,企业要根据这个时间来统筹安排生产资源。
3. 整体进度把控:生产订单会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大致进度有个预期,比如什么时候开始采购原材料,什么时候进行生产等。
4. 灵活调整空间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生产订单的时间安排可以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工单的时间安排特点
1. 短期性执行:工单更侧重于短期内的具体生产任务执行时间。可能就是某一天或者某几天的生产安排。
2. 精确到工序时间:它会详细规定每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让工人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3. 紧密衔接:工单之间的时间安排是紧密衔接的,一个工序完成后要马上进入下一个工序,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4. 调整相对困难:因为工单已经具体到每个工序的时间了,一旦确定,调整起来就比较麻烦,会影响到整个生产流程。
我听说,这MES系统里的生产订单和工单,在成本核算方面可能不太一样。我就很好奇,它们到底是怎么核算成本的呢。
生产订单的成本核算方式
1. 全面成本涵盖:生产订单核算成本时,会把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成本都考虑进去,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
2. 按订单批量核算:是以一个生产订单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计算出这个订单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总成本。
3. 预估成分较大:在订单开始的时候,很多成本是预估的,比如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等,所以核算结果可能不是非常精确。
4. 用于整体效益评估:通过生产订单的成本核算,可以评估这个订单的整体效益,看看是否盈利。
工单的成本核算方式
1. 工序成本细分:工单会把成本核算细化到每个工序,计算每个工序所消耗的成本。
2. 实时成本跟踪:在工单执行过程中,可以实时跟踪成本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问题。
3. 精确性较高:由于是针对具体的工序和短期内的生产任务,工单的成本核算相对更精确,因为很多成本是实际发生的。
4. 用于工序效率评估:通过工单的成本核算,可以评估每个工序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情况。
朋友说,MES系统里的生产订单和工单在质量管控方面好像不太一样。我就想知道,它们分别是怎么来管控质量的呢。
生产订单的质量管控做法
1. 设定质量标准:在生产订单下达时,会明确规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整体质量监督:对整个订单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查看是否符合设定的标准。
3. 抽样检验:通常会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从生产的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进行检测,以此来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情况。
4. 质量追溯基础:生产订单为质量追溯提供了基础信息,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订单信息查找相关的生产环节。
工单的质量管控做法
1. 工序质量把控:对每个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个工序生产出来的半成品符合要求。
2. 实时质量监测:在工单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测质量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
3. 全员质量参与:要求参与该工单生产的所有人员都要关注质量,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4. 质量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工单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为后续的质量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
对比项目 | 生产订单 | 工单 |
时间安排 | 长期性规划,包含交付时间,整体进度把控,灵活调整空间大 | 短期性执行,精确到工序时间,紧密衔接,调整相对困难 |
成本核算 | 全面成本涵盖,按订单批量核算,预估成分较大,用于整体效益评估 | 工序成本细分,实时成本跟踪,精确性较高,用于工序效率评估 |
质量管控 | 设定质量标准,整体质量监督,抽样检验,质量追溯基础 | 工序质量把控,实时质量监测,全员质量参与,质量数据记录 |
我想知道,MES系统里的生产订单和工单,在人员安排方面会有啥差别呢。感觉不同的任务可能对人员的要求也不一样。
生产订单的人员安排特点
1. 团队整体调配:生产订单会从整体上考虑需要哪些团队来完成生产任务,比如生产团队、技术团队等。
2. 人员数量规划:根据订单的规模和生产要求,规划所需的人员数量。
3. 技能综合要求:对参与订单生产的人员,要求具备一定的综合技能,能够应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4. 管理层面安排:更多是从管理层面进行人员的安排和协调,确保各个团队之间的协作顺畅。
工单的人员安排特点
1. 具体岗位分配:工单会把人员具体分配到每个岗位,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
2. 技能精准匹配:根据工序的要求,安排具备相应技能的人员来操作,以保证工序的质量和效率。
3. 现场调度频繁:在工单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现场调度,以应对突发情况。
4. 注重个人绩效:更关注每个人员在工单中的个人绩效,以便进行考核和激励。
朋友推荐我了解一下MES系统,还说生产订单和工单在数据记录方面有不同。我就想知道,它们分别记录哪些数据,又有啥区别呢。
生产订单的数据记录内容
1. 订单基本信息:包括订单编号、客户信息、产品规格、数量等基本内容。
2. 生产进度数据:记录订单在不同阶段的完成情况,比如原材料采购进度、生产完成百分比等。
3. 成本数据:前面提到的成本核算数据也会记录在生产订单里,方便进行效益评估。
4. 质量数据:记录订单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结果,以及是否出现质量问题等。
工单的数据记录内容
1. 工序执行数据:详细记录每个工序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操作人员等执行情况。
2. 设备运行数据:记录在工单执行过程中,设备的运行参数、故障情况等。
3. 物料使用数据:记录每个工序所使用的物料种类和数量,以便进行成本核算和物料管理。
4. 质量检验数据:对每个工序的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对比项目 | 生产订单 | 工单 |
数据记录内容 | 订单基本信息、生产进度数据、成本数据、质量数据 | 工序执行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物料使用数据、质量检验数据 |
数据特点 | 宏观、综合 | 微观、详细 |
用途 | 用于整体订单管理和效益评估 | 用于工序执行监控和质量追溯 |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