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客户真实卖货场景下,进销存出库单价怎么算出来的呢?选它值不值?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5-11-19 11:36:20
    

    一、理解进销存和出库单价的概念

    咱们得搞清楚啥是进销存。简单来说,进销存就是企业管理过程中采购(进)、入库(存)、销售(销)的动态管理过程。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小超市,从供应商那里进货,把货放在仓库里,然后再把商品卖给顾客,这一系列的操作就涵盖了进销存的环节。

    那出库单价又是什么呢?出库单价就是商品从仓库出去销售或者使用时的单位价格。还是拿超市举例,你把一瓶饮料卖出去,这瓶饮料的单价就是出库单价。算好这个出库单价可太重要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利润计算以及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要是出库单价算错了,那利润可能就会有偏差,财务数据也不准确了。

    二、常见的出库单价计算方法

    1.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就是先入库的商品先出库。打个比方,你开的超市第一批进了 100 瓶饮料,进价是 2 元一瓶;第二批进了 200 瓶,进价变成了 2.2 元一瓶。现在要卖出去 150 瓶,按照先进先出法,就先把第一批的 100 瓶按 2 元的单价算,剩下的 50 瓶就按第二批 2.2 元的单价算。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商品的实际流转情况,能让库存成本更接近市场价格。不过呢,要是物价波动比较大,成本和利润的计算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物价上涨的时候,用先进先出法算出来的成本就会偏低,利润就会偏高。

    2.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就是用所有进货的总成本除以总数量,得到一个平均单价,然后用这个平均单价来计算出库成本。还是上面超市的例子,第一批 100 瓶,进价 2 元,成本就是 200 元;第二批 200 瓶,进价 2.2 元,成本就是 440 元。总成本就是 200 + 440 = 640 元,总数量是 100 + 200 = 300 瓶,那加权平均单价就是 640 ÷ 300 ≈ 2.13 元。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出库,都按这个 2.13 元的单价算。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能让成本比较均衡。但要是进货批次多,每次进货价格差异大,计算出来的平均单价可能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成本。

    3.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有点像,不过它是每次进货后都重新计算一次平均单价。比如超市在第一批 100 瓶进价 2 元的饮料基础上,又进了 50 瓶,进价 2.3 元。这时候就要重新算平均单价了。第一批成本 200 元,第二批成本 50 × 2.3 = 115 元,总成本 200 + 115 = 315 元,总数量 100 + 50 = 150 瓶,新的平均单价就是 315 ÷ 150 = 2.1 元。之后再出库就按这个 2.1 元算。这种方法能更及时地反映成本的变化,让成本计算更准确。但就是计算量比较大,要是业务频繁,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

    4.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就是对每一个具体的商品确定其出库单价。比如说超市进的每一瓶饮料都有不同的进价,像有些是促销活动进的,价格低;有些是正常进价进的,价格高。在销售的时候,就根据这瓶饮料实际的进价来算出库单价。这种方法能最准确地计算成本和利润,适合那些单价高、数量少、容易辨认的商品,比如珠宝、艺术品。但要是商品数量多,管理起来就很困难,成本也高。

    三、影响出库单价计算的因素

    1. 进货价格波动

    进货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比如超市进的水果,在水果丰收季,价格就会比较低;到了淡季,价格可能就会上涨。这种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出库单价的计算。要是用先进先出法,在价格上涨的时候,前面低价进的货先出库,成本就低;后面高价进的货留在库存里,成本就高。要是用加权平均法,价格波动大的时候,算出来的平均单价可能就不太能反映实际情况。

    2. 运输和仓储成本

    运输和仓储成本也不能忽略。把商品从供应商那里运到仓库,这中间的运费、装卸费等都是成本。还有商品放在仓库里,要交仓储费、保管费等。这些成本都要分摊到商品的单价里。比如超市进了一批大米,运费花了 500 元,这批大米一共 1000 千克,那每千克大米就要多分摊 0.5 元的运费成本。要是仓储时间长,仓储成本高,出库单价也会相应提高。

    3. 损耗和报废

    商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难免会有损耗和报废的情况。比如超市进的水果,有些可能会烂掉;进的玻璃制品,有些可能会打碎。这些损耗和报废的商品成本也要分摊到其他正常销售的商品上。比如进了 100 个苹果,有 10 个烂掉了,那这 10 个苹果的成本就要加到剩下 90 个苹果的单价里,这样出库单价就会提高。

    四、实际操作中计算出库单价的步骤

    1. 收集数据

    要计算出库单价,得把相关的数据收集好。这就好比盖房子要先准备好材料一样。需要收集的数据包括每次进货的数量、单价、进货时间,还有运输和仓储成本等。在超市里,这些数据可以从采购发票、运输单据、仓储记录等地方获取。

    2. 选择计算方法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商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要是商品价格比较稳定,用加权平均法就比较合适;要是商品价格波动大,先进先出法可能更能反映实际成本。比如超市卖的日用品,价格相对稳定,就可以用加权平均法;要是卖的电子产品,价格更新换代快,用先进先出法可能更好。

    3. 进行计算

    选好方法后,就按照方法的公式进行计算。比如用加权平均法,就把所有进货的总成本算出来,再除以总数量,得到平均单价。计算的时候要仔细,别算错了。算好后,把出库单价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查询和核对。

    五、使用软件辅助计算出库单价

    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靠人工计算出库单价不仅麻烦,还容易出错。这时候就可以试试用软件来帮忙。比如建米软件,它能自动收集和整理进货、出库等相关数据,根据你选择的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算出出库单价。就拿超市来说,每天进进出出的商品那么多,用建米软件就能轻松搞定出库单价的计算,还能生成详细的报表,让你清楚地了解成本和利润情况。而且建米软件操作简单,即使你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也能很快上手。

    以上就是关于进销存出库单价怎么算出来的一些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计算出库单价,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


    常见用户关注的问题:

    一、进销存出库单价怎么算出来的呢

    嘿,你问这个进销存出库单价咋算出来的呀,我也挺好奇的。我听说这在做生意里还挺重要的呢。下面我来和你好好唠唠。

    1. 加权平均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所有进货的成本加起来,再除以总的进货数量,得到一个平均单价。之后每次出库就用这个平均单价来算。比如说,你进了两批货,第一批100件,每件10块钱;第二批200件,每件12块钱。那总成本就是100×10 + 200×12 = 3400块,总数量是100 + 200 = 300件,加权平均单价就是3400÷300 ≈ 11.33块。建米软件在处理这种计算的时候就很方便,能快速准确地算出加权平均单价。

    2. 先进先出法

    就像它名字说的,先进来的货先出去。当你出库的时候,就按照最早进货的单价来算。比如你第一批进了50件,单价8块;第二批进了80件,单价9块。现在要出库60件,那就先从第一批的50件算,这50件按8块算,剩下的10件按第二批的9块算。这样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货物的实际流转情况,建米软件也能很好地实现这种先进先出的管理。

    3. 个别计价法

    这个方法就是对每一件货物单独计价。如果你的货物比较特殊,像一些贵重的珠宝、艺术品啥的,每件都有不同的价值,就适合用这个方法。每次出库的时候,就按照这件货物实际的进价来算。建米软件可以对每一件货物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方便使用个别计价法。

    4. 移动加权平均法

    每次进货之后,都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比如你一开始有100件货,单价10块,后来又进了50件,单价12块。这时候就要重新算一下平均单价,(100×10 + 50×12)÷(100 + 50) = 10.67块。之后再出库就用这个新的平均单价。建米软件能实时更新这个移动加权平均单价,让你的出库单价计算更准确。

    二、进销存系统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呢

    我就想知道这进销存系统对企业到底能有啥好处呀。朋友说现在好多企业都在用,肯定有它的道理。下面我来给你说说。

    1. 提高工作效率

    以前手工记录进货、销售和库存情况,又麻烦又容易出错。有了进销存系统,这些数据都能自动记录和更新。比如员工在销售货物的时候,系统能马上更新库存数量,不用再人工去一个个核对。建米软件的进销存系统操作简单,能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 精准库存管理

    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库存数量,让企业清楚地知道每种货物还有多少。这样就能避免库存积压或者缺货的情况。比如当库存快到预警值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提醒补货。建米软件能对库存进行精准的分析和管理,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库存。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通过进销存系统,企业可以得到各种数据报表,比如销售报表、库存报表等。这些报表能帮助企业分析销售趋势、了解客户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比如调整进货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建米软件能生成详细的数据分析报表,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 降低成本

    精准的库存管理能减少库存积压,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减少人工成本。而且系统能及时发现一些不合理的采购或者销售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建米软件能帮助企业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好处类型 具体表现 建米软件作用
    提高工作效率 自动记录和更新数据,减少人工核对 操作简单,提升员工工作速度
    精准库存管理 实时监控库存,预警补货 精准分析,合理安排库存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生成销售、库存等报表 提供详细报表,辅助决策
    降低成本 减少库存积压和人工成本 多方面降低企业成本

    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进销存软件呢

    假如你要选进销存软件,那可得好好挑挑。我听说现在市面上的软件五花八门的,真不知道该咋选。下面我来给你支支招。

    1. 功能需求

    你得先清楚自己企业的需求。比如你是做零售的,那软件就得有强大的销售管理功能;要是做批发的,可能对采购和库存管理要求更高。建米软件功能丰富,能满足不同行业的各种需求。

    2. 易用性

    软件要是太难用,员工都不愿意用,那再好的功能也白费。要选那种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软件。建米软件的界面设计很人性化,员工很容易上手。

    3. 数据安全

    企业的进销存数据可是很重要的,不能随便泄露。所以要选有良好数据安全保障的软件。建米软件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能保障数据的安全。

    4. 售后服务

    软件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这时候好的售后服务就很关键。要选那种能及时响应、解决问题的软件供应商。建米软件有专业的售后团队,能为你提供及时的帮助。

    选择因素 具体要求 建米软件优势
    功能需求 满足企业所在行业特点 功能丰富,适配多行业
    易用性 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人性化设计,员工易上手
    数据安全 有良好的加密和防护措施 采用先进加密技术保障安全
    售后服务 及时响应,解决问题 专业售后团队提供帮助

    四、进销存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

    我想知道在进销存管理里会遇到哪些常见的问题呀。朋友说这里面坑还挺多的。下面我来和你说说。

    1. 库存不准确

    这是很常见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货物出入库记录不及时,或者盘点不准确。比如员工在收货的时候没有仔细核对数量,就会导致库存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符。建米软件能实时更新库存数据,减少这种不准确的情况。

    2. 采购不合理

    有时候采购的货物数量太多,造成库存积压;或者采购的货物质量不好,影响销售。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建米软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合理安排采购计划。

    3. 销售数据统计不及时

    不能及时了解销售情况,就没办法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比如不知道哪种产品卖得好,哪种卖得不好。建米软件能实时统计销售数据,让企业随时掌握销售动态。

    4. 员工操作不规范

    如果员工不按照规定操作软件,也会影响进销存管理的效果。比如不及时录入数据,或者录入错误的数据。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建米软件也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和培训支持。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