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销存明细账,简单来说,就是记录企业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情况的一本账。它就像是企业商品的“体检报告”,能清晰地反映出商品在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比如一家小超市,每天进了多少饮料、卖了多少饮料、还剩下多少饮料,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进销存明细账记录下来。通过这本账,老板可以清楚地知道哪种商品畅销,哪种商品滞销,从而合理地安排进货和销售策略。
账本和笔的选择:要记好进销存明细账,一本合适的账本和一支好用的笔是必不可少的。账本最好选择那种有多个栏目的,比如有日期栏、摘要栏、收入栏、发出栏和结存栏。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记录不同的信息。笔的话,建议选择字迹清晰、不易褪色的中性笔,这样记录的内容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确定记账周期:记账周期就是你打算多久记一次账。常见的有按天、按周和按月。如果你经营的是一家小店,商品进出不是特别频繁,按周记账可能就可以了。但要是你开的是一家大型商场,商品进出量很大,那最好还是按天记账,这样才能保证账目的准确性。
设置科目:科目就像是账本里的小房间,每个房间都用来存放特定类型的信息。在进销存明细账里,常见的科目有商品名称、规格、单位等。比如你卖鞋子,就可以按照不同的款式、尺码来设置科目,这样记录起来会更加清晰。

记录进货日期:当有商品进货时,要记录的就是进货日期。这就好比给商品的“出生”时间做个标记。比如 2024 年 10 月 1 日进了一批水果,就在账本的日期栏里写上“2024 年 10 月 1 日”。
记录商品信息:接着要详细记录商品的信息,包括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和单价等。还是以水果为例,假如进的是苹果,规格是每箱 10 斤,进了 20 箱,单价是每箱 50 元,就在摘要栏里写上“苹果,每箱 10 斤”,收入栏的数量写“20 箱”,单价写“50 元”。
计算进货金额:用数量乘以单价就可以算出进货金额。上面例子中,20 箱苹果,每箱 50 元,进货金额就是 20×50 = 1000 元,把这个金额填在收入栏的金额位置。
记录销售日期:和进货一样,销售也要记录日期。比如 2024 年 10 月 5 日卖出了一些苹果,就在日期栏写上“2024 年 10 月 5 日”。
记录销售商品信息:同样要详细记录销售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和单价。假设卖出了 5 箱苹果,单价还是每箱 50 元,就在摘要栏写“苹果,每箱 10 斤”,发出栏的数量写“5 箱”,单价写“50 元”。
计算销售金额:用销售数量乘以单价算出销售金额。这里 5 箱苹果,每箱 50 元,销售金额就是 5×50 = 250 元,填在发出栏的金额位置。
计算库存数量:库存数量就是用上次的库存数量加上本次的进货数量,再减去本次的销售数量。还是以苹果为例,假如上次库存有 10 箱,这次进了 20 箱,卖了 5 箱,那么现在的库存数量就是 10 + 20 - 5 = 25 箱,把这个数量填在结存栏的数量位置。
计算库存金额:库存金额可以用库存数量乘以单价来计算。如果苹果单价一直是每箱 50 元,现在库存 25 箱,库存金额就是 25×50 = 1250 元,填在结存栏的金额位置。
定期盘点核对:光靠账本记录还不够,还需要定期对实际库存进行盘点,看看账本上的库存数量和实际的库存数量是否一致。比如每个月月底进行一次盘点,如果发现账本上的数量和实际数量有差异,就要查找原因,可能是记录错误,也可能是商品有损耗等。
记录错误:有时候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把数量或者金额写错。如果发现记录错误,不要随意涂改,可以用红笔划掉错误的内容,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内容,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商品损耗:商品在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耗,比如水果放久了会腐烂。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账本上单独记录损耗的数量和金额,然后从库存中扣除。
数据混乱:如果账本记录的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数据混乱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定期对账本进行整理,比如按月份或者季度进行分类汇总,这样查找和查看数据会更加方便。
手工记进销存明细账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比如当企业业务量增大,商品种类增多时,手工记账就会变得非常繁琐。这时候可以试试建米软件,它能自动记录进货、销售和库存信息,还能快速生成各种报表,大大提高了记账的效率和准确性,让你从繁琐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
以上就是关于进销存明细账手工怎么记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听说很多人手工记进销存明细账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就怕出错,我就想知道这手工记录到底容不容易出错呢。其实啊,手工记录进销存明细账是有一定出错风险的。
容易出错的原因:
人为计算失误:在计算进货、销售和库存数量及金额时,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算错数字,比如把数量加错或者金额乘错。
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的话,自己或者别人后续查看时可能会看错数字,像把 6 看成 0 之类的。
重复记录或遗漏:业务比较多的时候,很可能会不小心重复记了一笔账,或者漏掉某一笔业务没记。
记错科目:在分类记录的时候,可能会把一些商品的类别记错,导致账目不清晰。

减少出错的方法:
仔细核对:每记录完一笔业务,都要仔细核对数据是否准确。
规范书写:尽量把字写得工整清晰,避免后续误读。
建立复核机制:可以让其他人帮忙复核一下记录的账目,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份保障。
使用辅助工具:比如计算器等,减少计算失误。建米软件也能很好地避免这些手工记录的问题,它能自动计算和分类,大大降低出错概率。
朋友说他准备开始手工记进销存明细账了,但不知道要准备些啥工具,我就想帮他了解一下。其实准备合适的工具能让手工记录工作更顺利。
必备工具:
账本:要选择专门的进销存明细账本,一般有不同的格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
笔:最好准备黑色或者蓝色的中性笔,书写清晰,而且墨水不容易褪色。
计算器:在进行数量和金额计算的时候,计算器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文件夹:用来存放相关的原始凭证,像进货发票、销售单据等,方便后续查找和核对。
其他辅助工具:
便签纸:可以用来标记一些重要的账目或者提醒自己后续要处理的事项。
直尺:在画表格或者整理账本格式的时候,直尺能让线条更笔直,账本更美观。
印泥和印章:如果需要盖章确认某些账目,就可以用到。建米软件也可以替代部分工具,它能电子存储原始凭证,不用再担心纸质单据丢失。
文件袋:可以把一些零散的小单据装在文件袋里,避免丢失。
| 工具名称 | 作用 | 推荐品牌 |
| 账本 | 记录进销存明细 | 晨光、得力 |
| 中性笔 | 书写账目 | 真彩、斑马 |
| 计算器 | 计算数量和金额 | 卡西欧、得力 |
我就想知道手工记录进销存明细账的效率到底高不高。很多人都觉得手工记录应该挺麻烦的,效率可能不咋地。
效率不高的体现:
记录速度慢:每一笔业务都要手动书写,尤其是业务量比较大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会很多。
查询不便:如果要查找某一笔特定的账目,需要在厚厚的账本里一页一页翻,很费时间。

统计困难:要统计一段时间内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数据,需要手动去加总,容易出错而且效率低。
数据更新不及时:业务发生后,不能马上更新数据,可能会导致数据和实际情况有偏差。
提高效率的办法:
合理规划账本格式:让记录更有条理,减少查找和记录的时间。
定期整理账本:把账目分类整理好,方便后续查询。
采用一些快捷记录方法:比如使用缩写等。建米软件能大大提高效率,它可以快速记录、查询和统计数据,数据更新也很及时。
利用电子表格辅助:可以先在电子表格里进行初步的记录和统计,再整理到账本上。
| 效率问题 | 解决办法 | 效果 |
| 记录速度慢 | 合理规划账本格式 | 减少记录时间 |
| 查询不便 | 定期整理账本 | 快速找到所需账目 |
| 统计困难 | 采用快捷记录方法 | 提高统计准确性和速度 |
朋友说他担心手工记录的进销存明细账保存不了多久,我就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其实保存时间和很多因素有关。
影响保存时间的因素:
账本材质:质量好的账本纸张更耐用,保存时间会更长。
保存环境:如果环境潮湿、有虫蛀等,会缩短账本的保存时间。
使用频率:经常翻阅的话,账本容易损坏,保存时间也会受影响。
记录方式:如果书写用力过大,可能会损坏纸张,影响保存。
延长保存时间的方法:
选择优质账本:购买质量好、纸张厚实的账本。
创造良好保存环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减少翻阅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翻阅,如果需要查看,可以使用电子备份。建米软件可以进行电子备份,不用担心账本损坏丢失的问题。
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可以给账本套上保护套等。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