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不管是街边的小商铺,还是大型的企业,都需要对自己的货物进出情况进行管理。进销存账就是记录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情况的一种账本。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管家”,能清楚地告诉你进了多少货,卖了多少货,还剩下多少货。
1. 购进:当商家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商品时,就会产生购进的记录。比如一家水果店老板,从水果批发市场进了 100 斤苹果,这 100 斤苹果就会记录在进销存账的购进部分。
2. 销售:当商品卖给顾客后,就会有销售记录。还是以水果店为例,老板把 50 斤苹果卖给了顾客,这 50 斤苹果就会登记在销售部分。
3. 库存:库存就是剩余的商品数量。在卖了 50 斤苹果后,水果店还剩下 50 斤苹果,这 50 斤就是当前的库存,也会在进销存账上体现出来。
原始凭证是登记进销存账的重要依据,它就像是一本“证据书”,能证明商品的购进、销售等情况是真实发生的。
1. 购货发票:商家在购进商品时,供应商会提供购货发票。发票上会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比如一家文具店老板购进了一批笔记本,发票上会写明笔记本的品牌、数量是 200 本,单价是 5 元,总价是 1000 元。老板就可以根据这张发票,在进销存账的购进栏登记笔记本 200 本。
2. 销售发票或销售小票:当商品销售出去时,会给顾客开具销售发票或者提供销售小票。这些票据上也会有商品的相关信息。以超市为例,顾客购买了一瓶洗发水,超市给顾客的销售小票上会显示洗发水的名称、单价 30 元,数量 1 瓶。超市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这张小票,在进销存账的销售栏登记洗发水 1 瓶。
3. 入库单和出库单:入库单是商品进入仓库时填写的单据,出库单是商品从仓库发出时填写的单据。比如一家服装厂,生产好的衣服要进入仓库,仓库管理人员会填写入库单,记录衣服的款式、数量等。当这些衣服被发往各个销售点时,又会填写出库单。服装厂的财务人员就可以根据入库单和出库单来登记进销存账。这里如果觉得手工登记入库单和出库单比较繁琐,容易出错,可以试试建米软件,它能快速准确地记录入库和出库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业务发生时间就是商品购进、销售等业务实际发生的时间,按照这个时间来登记进销存账能保证账本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 先进先出原则:在登记销售记录时,通常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也就是说,先购进的商品先销售出去。比如一家食品店,在 1 月 1 日购进了 50 包薯片,1 月 10 日又购进了 30 包薯片。当 1 月 15 日销售了 20 包薯片时,就先登记 1 月 1 日购进的薯片。这样做可以保证库存商品的成本核算更准确,也符合商品的实际流转情况。
2. 及时登记:每发生一笔购进或者销售业务,都要及时在进销存账上进行登记。比如一家花店,早上进了一批鲜花,店主应该在进货后马上在账本上记录购进的鲜花种类和数量。如果不及时登记,时间长了可能会忘记,导致账本记录不准确。
为了方便管理和查询,通常会按照商品的分类来登记进销存账。
1. 大类分类:比如一家大型商场,会把商品分为服装类、食品类、家电类等大类。在登记时,先按照大类进行区分。如果是服装类的商品,就在服装类的栏目下登记购进、销售和库存情况。
2. 小类细分:在大类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小类。以服装类为例,可以再细分为男装、女装、童装,甚至还可以细分到上衣、裤子、裙子等。这样细分后,能更清晰地了解每种商品的具体情况。比如一家服装店老板,通过这种细分登记,能清楚知道某一款式的女装上衣进了多少,卖了多少,还剩多少。
在登记进销存账时,不仅要记录商品的数量,还要记录商品的金额,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价值情况。
1. 数量登记:记录商品的实际数量。比如一家五金店,购进了 50 把锤子,就在购进栏登记锤子的数量为 50 把。销售了 20 把后,就在销售栏登记 20 把,同时更新库存数量为 30 把。
2. 金额登记:记录商品的购进金额和销售金额。还是以五金店为例,购进 50 把锤子,每把进价是 10 元,那么购进金额就是 500 元。销售 20 把锤子,每把售价是 15 元,销售金额就是 300 元。通过金额登记,可以计算出利润等财务指标。
以上就是关于进销存账按照什么登记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进销存账。
我听说好多做小生意的朋友都在为进销存账的维护更新发愁呢,我就想知道这到底有没有啥简单点的办法。其实啊,维护更新进销存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日常记录要及时:每次有进货、销售或者库存变动,都得马上记到账里。比如说今天进了一批货,那当天就得把进货的数量、单价、供应商这些信息都登记好。
定期盘点不能少:隔一段时间就得对库存来一次全面盘点,看看实际的货物数量和账上记的是不是一样。要是不一样,就得找找原因,是发货发错了,还是有货物损坏啥的。
数据备份很重要:把进销存账的数据定期备份,万一电脑出问题或者数据丢失了,还能恢复回来。可以备份到移动硬盘或者云盘里。
信息核对要仔细:在登记新的数据之前,要核对一下之前的数据,看看有没有错误或者遗漏。比如销售记录里的客户信息、商品信息是不是准确。
借助软件更轻松:像建米软件就挺不错的,它能自动记录进销存的数据,还能生成各种报表,让维护更新变得更简单。
朋友说他一直搞不明白进销存账对企业经营到底有啥用,我也有点好奇。其实啊,进销存账对企业经营用处可大啦。
掌握库存情况:通过进销存账,企业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库存里还有多少货,哪些货快没了需要补货,哪些货积压太多得想办法处理。
分析销售趋势:看看账上的销售记录,就能知道哪些商品卖得好,哪些卖得不好。这样企业就能根据销售趋势来调整进货策略,多进点畅销的货。
控制成本支出:从账里能看到进货的成本,企业可以对比不同供应商的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从而控制采购成本。
评估经营业绩:通过进销存账的数据,能算出企业的利润、销售额等指标,评估企业一段时间的经营业绩,看看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
辅助决策制定:企业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比如是否拓展业务、是否推出新产品,进销存账的数据能提供有力的参考。建米软件就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这些数据,辅助决策。
作用 | 说明 | 举例 |
掌握库存情况 | 了解库存数量、补货需求等 | 知道某商品库存只剩 10 件,需及时补货 |
分析销售趋势 | 判断商品畅销或滞销 | 发现某款衣服销量连续增长 |
控制成本支出 | 对比供应商价格 | 选择价格低的供应商进货 |
我朋友说他在记进销存账的时候老是出错,我就想知道这账到底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其实啊,进销存账容易出错的地方还不少。
手工记录错误:要是用手工来登记进销存账,很容易写错数字或者漏记。比如把 100 写成 10,或者忘了记一笔销售记录。
数据录入失误:用电脑录入数据的时候,也可能会因为不小心输错信息。像输错商品的编码、数量或者单价。
盘点不准确:在盘点库存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没点清楚或者没把所有货物都盘到,导致账实不符。
系统故障问题:如果使用的进销存软件出故障了,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错误。比如软件突然崩溃,之前录入的数据没保存好。
人员交接不清:当负责进销存账的人员更换的时候,如果交接不清楚,新接手的人可能会搞不清一些数据的来龙去脉,从而导致错误。建米软件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它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比较好。
出错点 | 原因 | 解决办法 |
手工记录错误 | 书写不认真 | 仔细核对记录 |
数据录入失误 | 操作不熟练 | 多次审核录入数据 |
盘点不准确 | 盘点方法不当 | 采用科学盘点方法 |
假如你打算用进销存软件来管理账目,那肯定得选个适合自己的。我就想知道这软件到底该咋选。
功能要适配:看看软件的功能是不是符合自己企业的需求。比如企业有生产环节,那软件就得有生产管理的功能;要是主要是销售,那就得有强大的销售管理功能。
操作要简便:软件的操作不能太复杂,不然员工学起来费劲,用起来也容易出错。最好是界面简洁,一看就懂。
价格要合理:不同的进销存软件价格不一样,要根据企业的预算来选择。不能太贵了,不然成本太高;也不能只图便宜,功能不好用也白搭。
服务要到位:软件供应商得有好的售后服务,要是软件用着出问题了,能及时得到解决。比如有专业的客服团队,能随时解答疑问。
口碑要良好:可以问问同行或者在网上看看评价,选口碑好的软件。建米软件在市场上的口碑就很不错,很多企业都在用。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