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是目标控制的基本内容。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是遵循以下基本环节,即输入、转换、反馈、比较和纠正偏差。上述三个目标的控制方法与偏差分析是不可分割的,即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但每个控制只是独立分析,控制单一目标,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相互对立,共同构成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因此,为了将质量、进度和成本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控制,价值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赚值法主要用于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应完成多少工作(拟定工程计划值);
(2)实际完成多少工作(已完成工程的计划值);
(3)完成工作的成本(已完成工程的实际值);
(4)完成工作的预期成本(总预算成本);
(5)目前完成工作的预期成本(竣工估算)。
赚取价值的方法是根据上述五个问题的答案进行偏差分析。偏差被定义为计划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在项目管理领域,问题不是没有偏差,而是偏差是否在接受范围内。我们计划用什么来测量偏差?有三个绩效测量基准:成本、进度和技术范围。
技术范围主要解决质量问题。当我们确定实际完成多少工作时,赚钱法给出了50:50的规则。但是,在工程实践中,我们使用技术规范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已完成的工程必须是合格的工程才能批准计量工程进度,合格的工程主要依靠技术规范。
本文针对幸福二村(B区)综合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应用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其中2004年5月至2004年8月为土方工程阶段,2004年9月至2004年11月为地下结构施工阶段,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为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1. 拟完工程计划值
根据施工合同和总进度计划,按月分解合同总价,即拟完成工程计划的价值。
2. 已完成工程计划值
根据施工单位的月度进度申报量根据实际完成和质量合格原则(替代50:50规则),根据合同预算(或工程量清单),监理验证量为已完成的工程计划值,监理机构向施工单位颁发工程进度支付证书。
3. 已完成工程实际值
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单位颁发的工程进度款支付证书,结合施工单位的资金使用计划,按月实际支付施工单位进度款,即已完成工程的实际值。
4. 进度偏差分析
从表中数值(SV)可以看出,从2004年5月到2004年12月,进度偏差为正,表明进度滞后,未完成计划工作量,不符合进度计划要求,主要原因是土方施工阶段为雨季,现场条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进度偏差为负,实际月工程量超过计划值,主要原因是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技术成熟,合理组织水施工。
5. 成本偏差分析
从表中数值(CV)可以看出,从2004年5月到2004年12月,成本偏差为负,负成本表明施工单位投资不足,施工单位预付施工,投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低,也是进度滞后的重要因素;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成本偏差为正,表明成本投资超支,一方面满足当月项目需求,另一方面补偿施工单位预付款。
6. 成本绩效指数(CPI)
成本绩效指数(CPI)从2004年5月到2005年1月,反映了资本投资产生的实际效益CPI均大于1,说明在施工单位的大量垫资下,建设单位这一阶段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完成建设任务,虽然进度有所滞后,但与投入相比,费用业绩是令人满意的;从2005年2月~6月,成本绩效指数均小于1,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建设单位补偿施工单位的前期投入所致。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