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3-09-13 15:23:10

           目前,中国的建筑市场越来越倾向于买方市场,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合同条件越来越苛刻,企业利润越来越少。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工程分包合同和劳动分包合同的法律风险也增加了。施工企业只注重合同,加强合同管理。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实现合同目的,增加企业利润。

           1.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合同签订阶段的主要表现

           (1)无效合同。目前,许多建筑企业签订的一些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了非法目的,有些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

           (2)有疑问的涉外合同。中国加入WTO之后,外国合同大幅增加。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语言和翻译问题,这些合同文本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能避免,必须在合同中澄清,找出其含义或堵塞漏洞,以免造成损失。

           (3)文字表述不严谨的合同。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就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1.2合同履约阶段的主要表现

           (1)诉讼时效合同已经过去。建筑业拖欠工程款的情况相当严重,有些拖欠没有诉诸法律,但当诉讼发现诉讼时效超过两年时,无法弥补损失。超过诉讼时效等于放弃债权主张,等于权利人放弃胜诉权。

           (2)放弃行使权力的合同。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行使抗辩权停止工作,但不行使抗辩权。他们担心单方面停止工作将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客观上导致预付款施工,发包人欠款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难解决。

           (3)轻视法律效力的证据(数据)。有效证据应为原件、与事实有关、盖章、(或)签名、内容明确、不超过期限的证据。没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只是一张废纸。

           (4)未及时发出的书函(A议记)。动态企业合同管理是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发出必要的书信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建筑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可惜这一点往往遭到忽视,结果受到惩罚。

           2. 审查签订对企业合同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

           施工企业取得合同资格(中标)后,应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合同谈判和签订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审查合同文本,分析合同风险,最终签订有利的工程合同。

           2. 合同文本一般是指合同协议、合同条款等文件,是合同的核心。

           内容齐全,条款完整,不得遗漏,预测和解释合同规定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情况,防止未来纠纷;明确、准确的定义、明确的项目责任界限、明确的合同条款应反映责任与权利、项目与报酬的平衡。

           2.2承包工程合同风险

           有三种常见风险:业主信用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工程技术、经济和法律风险。通过合同谈判,合同可以反映双方责任和权利关系的平衡,尽量避免业主单方面恶劣的约束条件,并提出相应的约束条件。尽可能采用分担高风险合同责任的原则,尽可能形成共同抵制、共同承担的密切合作关系,但施工单位也可以相应地减少一些利益。

           2.3谈判与签约

           在合同谈判阶段,应选择最具合同谈判能力和经验的人进行合同谈判,其他部门应积极配合,提供信息和建议。

           (1)符合建筑企业取得工程利润的基本目标。这种利润可能是项目的利润,也可能是建筑企业的长期利益。

           (2)积极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虽然合同法赋予了双方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力,但绝对平等并不存在于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权力取决于建筑企业本身。双方应具体讨论业主提出的合同文本。此外,我们不应该对重大问题有礼貌和让步,也不应该把自己置于被动的概念中。当然,谈判策略和技巧非常重要。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