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5G、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快速更迭,数字化浪潮也席卷而来。在此背景下,企业只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1、观念难转变、不统一
部分企业中的一把手、高层管理者习惯于固守传统的思维模式、管理理念,“路径依赖”比较严重,难以脱离“舒适区”,不愿意做出改变。
2、企业内转型路径不清晰
缺乏清晰的路径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普遍遇到的困难之一。企业即使认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强烈,但多数企业仍普遍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没有对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全面的规划,对数字化转型缺乏系统性思考。
3、关联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一致,难协调
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单一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企业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数据的作用,实现数据共享,协调销售、生产、物流服务等进程。
4、数字技术水平低,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案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一个最大的短板是缺乏数字技能。传统企业虽有行业经验,但缺乏大数据技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更不用说大数据、企业云等在企业中的普及了。
尤其是中小企业核心数字技术供给不足、数据采集困难。
5、数字人才缺口大、成本高
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业务的“桥梁型”人才极度紧缺。同时,数字化人才的收入待遇较高,显然地,自身利润微薄、实力较弱的传统企业,在同资金雄厚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人才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
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分以下5个阶段:
1、信息化:就是企业把原来的线下手工作业介质及流程搬到线上,中间的过程产物或结果能够得到数字化的记录,并形成数据。
2、一体化:由于企业的业务流程涉及多个环节,信息化很难一蹴而就,往往是按系统或模块逐步搭建。不同的系统及模块,倘若在信息交互上不能联通,就会成为一座座孤岛,大大降低作业效率,因此系统间需要连接起来。
3、精细化:系统的迭代,是由粗到细的。
同样,业务的升级也是由粗到细。在人工作业阶段,由于存在明显的效率瓶颈及能力边界,业务信息的记录无法做到精细化,从而导致业务的决策也无法精细化。通过借助更先进的系统工具,业务的精细化决策成为可能。
4、自动化:一些机械的、重复性的、逻辑简单的工作流,可以通过系统实现自动化的处理。
5、智能化:通过运用全面的、精细化的数据,构建业务相关的算法模型,实现智能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及质量。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