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管理与其他工程项目管理最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管理。项目成员不是简单的机器,人员的知识技能、团队建设和项目沟通等内容往往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作为一名IT项目经理,我将分享一下软件开发项目的项目管理实际过程。首先,我们使用思维导图对计划阶段的相关活动进行归纳和分析:
1. 项目目标和范围
在开始一个新项目或版本时,首先需要与用户一起确认需求,进行项目范围规划。项目的范围、进度、质量和资源是需要平衡的。当用户对项目进度有较高的要求和优先级时,我们往往需要缩小项目范围,对用户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排除优先级较低的需求。此外,我们的项目范围规划还需要依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对项目特征的清楚认识,对需求进行较宏观的估算,以判断在现有资源情况下,在三个月内是否能完成20个或更多用户功能。
正规的过程是先确认项目范围,然后根据WBS(工作分解结构)和进度计划来确认实际的项目周期。但实际情况往往很难如此,用户往往更关注进度而不是范围。一个项目半年或一年都看不到具体产品的话,用户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的软件项目一般按版本增量迭代进行开发。
另外,项目目标的确定也需要强调。项目的目标不仅仅是在某个时间点完成所有功能,还包括项目的质量目标。完成的项目需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产品的BUG泄漏率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项目的质量目标会影响到后续的评审、测试等时间安排,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根据PMBOK的规定,项目范围定义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项目的绩效测量和验收准则。在交付项目时,用户会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对项目进行验收,因此项目范围的定义必须是明确、量化、可验证和可测试的,以避免后期的纠纷。
此外,在概述阶段还需要分析项目的假设和约束。这些假设和约束可以分为技术方面和非技术方面,所有这些假设都可能成为项目的风险。
2. 项目进度的确定
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后,需要开始确定项目的过程。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采用何种生命周期模型?项目过程是否需要对组织级定义的标准过程进行裁剪等相关内容。项目过程定义是进行WBS分解之前必须确定的一个环节。采用瀑布模型和增量迭代模型对WBS分解和进度计划安排显然是完全不同的。
确定项目过程后,开始进行项目的WBS分解。WBS分解一般由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参加,但项目经理应起到主导和协调作用。WBS分解方法一般有基于过程和基于成功两种方式,但也可以混合使用。例如,在高层分解时,先分解出子系统和工作包,在底层时再按照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过程进行分解。WBS的最底层工作单元需要是可以独立核实的产品,需要下达计划和任务,工作单元需要有明确的责任人。然而,在没有进行仔细估算的情况下,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在估算过程中可能需要对WBS进行优化和调整。
完成WBS分解后,可以开始对工作单元进行估算。估算一般采用专家法、三点法和功能点法。由于我们的项目采用专家法估算,因此需要项目核心成员和有经验的成员参与。估算一般针对工作单元的单位和复杂度进行,最后得出项目的总规模,再除以项目的生产率得到项目的工作量数据。专家法估算一般会进行多轮,直到所有指标收敛。收敛标准可以根据组织或项目事先确定,如偏差人员的责任矩阵进行分析。对于关键路径,一般直接采用运筹学中的关键路径分析法确定ES(最早开始时间)、EF(最早完成时间)、LE(最晚开始时间)和LF(最晚完成时间)四个时间。
在基本排出项目进度计划后,可以规划和确定项目的里程碑和基线。项目的里程碑和基线是项目重要的跟踪、控制和检查点。在里程碑项目中,还会制定专门的里程碑报告,对项目的当前状态、进度、工作量、规模、缺陷等指标的偏离进行分析。
完成整个项目进度计划后,需要与项目组的所有成员进行确认,获取项目的内部承诺。项目成员应对整个进度计划安排基本达成一致。此外,还需要制定支持计划,通知质量保证(QA)和配置管理员(CM)分别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和配置管理计划。项目经理还需要协助测试负责人制定项目的系统测试计划。
3. 项目计划的其他关键因素分析和确认
这是项目计划中需要确定的其他重要内容,包括项目过程需要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和标准,以及项目各个阶段的输出应满足的检查标准等。除了常用的开发工具外,项目还会使用需求管理、设计建模、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IM沟通等多种工具;还会使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开发语言、数据库、测试等多种技术。在这里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定义,作为后续技能评估和培训的重要依据。
干系人分析:所有对项目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相关人员都是项目的干系人。在干系人分析中,一般按项目内部角色和外部角色进行划分。在分析清楚所有干系人后,还应通过责任矩阵分析各个干系人涉及的项目各阶段的相关活动。
项目的关键依赖和承诺:项目的内部关键依赖和承诺一般会直接体现在项目进度计划中,但项目的外部依赖和承诺必须有专门的地方进行记录和定期跟踪。因为当外部关键依赖无法得到满足时,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打乱整个项目的步调。
项目风险分析: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知识领域,也是CMMI评估的关键过程域。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就是不断分析、跟踪和减轻项目风险的过程。在分析项目风险时,可以借助风险库、风险检查单、专家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手段。一个风险主要包括风险的概率、后果、影响范围和处理期限等方面的内容;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减轻、承担、缓解和转移等;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分析风险的根源,然后根据根源制定专门的应对措施。风险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管理过程,需要定期跟踪和重新评估风险,对于转变成问题的风险,还需要事先制定相关的应急计划。
项目成员技能和培训:这是项目计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对项目中各个成员的技能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项目的培训计划,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常用的方法和工具有《项目成员培训需求收集表》、《项目成员技能评估表》、《项目成员技能沟通确认表》和《项目培训计划》。
版权说明:
1、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建米软件观点或立场。
2、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相关创作者,不代表建米软件的观点和立场。
3、文章版权: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立即删除。删除联系电话:400-8352-114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