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项目管理:个人愚见与团队协作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3-08-24 09:41:14

           项目管理实际上可以简化一些,这只是个人的观点,最终目标是几个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简单来说,搞这件事情需要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人,也就是“老大”,他能够得到团队的支持,否则事情就无法完成!——项目经理(这是中国,不是欧美,必须有一个权威的人,否则就会一团散沙,没有人服从任何人)
      项目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这个“老大”,就像带兵打仗的将军,如果没有这个头,即使是岳家军也会失败!并不是夸大项目经理的作用,只是必须有人承担这个责任,即使没有头衔。(更通俗地说就是组织者、协调者)
      好了,现在有了确定的“老大”(通常是公司指定的,由上面指定的,能否胜任就要看团队的造化了)。如果运气好,这个人还不错,能够承受住压力,那么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项目经理首先要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决定如何带领他们。是放松一些,还是严格要求,还是半松半紧,这取决于项目经理个人的修养(所有人都应该得到照顾,否则后面的环节出问题就不能怪别人)
      团队成员基本上都已经清楚了,有这方面的人才,也有那方面的精英,有踏实肯干的,也有复杂而简单的。(两个字,平衡——不论任务、责任、心理...,人类发展了这么久始终都在追求这个)
      框架、制度、规范...(不是公司的那一套,而是这个项目团队的,取决于项目经理的格局)也必须在项目开始之前确定下来,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如果有不合理的提出来,可以投票,一旦确定所有人都不能违背),绝不容忍。
      前面已经说完了项目经理——领头人、责任人,或者叫协调人,这是相当重要的角色(其实我更想说每个人都很重要,这也是我第一次担任这个角色时就已经有的观念,而项目经理只是稍微更重要一点点)。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还有优秀的团队。而优秀的团队不是天生形成的,都是培养出来的(多数公司担心培养出来后,人就跑了岂不是白费劲了,那因为一棵树有可能被风吹走了您就不浇水了吗?!小孩可能成不了材,家长也不培养了吗?!如果一个公司一个领导没有这种格局,那就止步于此了)。
      关于培养团队成员,没有人天生就有团队意识(这方面我不得不提一下小日本,虽然叫人家小日本,但是团队培养他们是从小就开始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匹配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等等。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的能力、知识都不是平均的,有强有弱,有先有后,所以技术好的就要帮助技术薄弱的,经验丰富的就要帮助经验不足的,先进来的就要帮助后来者(这是风气、文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再“优秀”也可以去一边凉快),同时寻求帮助的人不应该认为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再问别人之前也要自己思考一番,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还有一个平等的问题,团队的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难免会有些资历深的、经验丰富的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瞧不起别人的工作(开发人员有时也会瞧不起测试人员)。可笑的是,这些人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是很幼稚的,但是确实存在。从客观的技术角度来划分,各个工作确实有价值差异,但是这些都已经体现在你拿的工资上了,何必非要显摆出来,获得一种优越感呢?如果想要优越感,去找比尔·盖茨吧!既然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和谐一些不是很好吗?
      客观地说,有经验的人确实对项目的成功有利,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就像分力合力的关系,如果大家都没有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即使个人再厉害,结果也未必好。在这方面培养出来的团队就显得有优势了,虽然各个方面的经验不够丰富,但是激情、意识和协作能力各个方面都很了解,远比把一群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凑在一起要强得多。
      在继续之前,先确定几个观点,才能继续:
      1、人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全力以赴(不排除极个别的特殊情况,我们按照一般规律来看)。总会有一些时间用于调剂,比如闲聊、抽烟、看新闻、调情...等等,这是人之常情(请不要违背)。如果某个公司或领导要求员工一刻都不能闲,时刻紧盯,那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具体是什么取决于个人实际情况)。
      我大致量化一下,8小时=6小时工作+2小时放松,这个应该差不多了,希望大家都能接受。
      2、个体差异——团队中每个人的兴趣、性格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和兴趣来分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的。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习再到工作大约需要20年的时间,主要性格特征已经基本确定,有些人自信喜欢挑战且创新能力强(适合开发创意、攻克技术难题),有些人思维细腻且善于沟通(适合协调工作),有些人做事理性有条理(适合管理文档资料),有些人把握方向心胸宽阔(适合面对客户)。每个人总会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但是个人也要能够为团队做出一些牺牲。

           版权说明:

           1、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建米软件观点或立场。

           2、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相关创作者,不代表建米软件的观点和立场。

           3、文章版权: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立即删除。删除联系电话:400-8352-114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