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3-08-24 09:12:03

           在当前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大环境下,软件开发项目经常分配给不同地区的项目研发团队进行开发。其中,一些团队负责开发核心平台,一些团队负责应用中间件二次开发,还有一些团队负责面向用户定制。再加上矩阵式多维的交错管理模式,使得整个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沟通合作变得异常复杂和困难。作为其中一个项目团队,在这样一个空间多维交错关联开发模式的环境下,如何对上游项目和下游项目进行工作承接交付,接口沟通规划,进度监控协调,以及应对团队和团队之间的冲突合作问题,是考验所有项目经理的重要方面。

           碰到的问题很多,随便列举下,比如:

           1.整体产品交付要求规划不清晰,导致各个责任项目之间信息传递走样。而且是在最终交付评审的时候才发现。

           2.上层项目认为平台支撑项目交付质量不达标,平台支撑项目认为上层项目没有及时控制需求,各个接口项目之间来回扯皮。

           3.部门区域习惯性壁垒,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接口项目不愿意提供服务心态。效率就会变得很低,执行力也大打折扣。反正最终产品交付合格,自己也没有多少奖励;不合格,大家一起打板子。

           4.人力成本高,资金报酬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我这个项目不想做的就千方百计能踢到其他项目实施。

           这些问题在跨国IT企业业务交往过程中,感受颇深,一个简单的软件需求或者问题,在这些企业中可能会拖到个半年一载的才会交付。不能说全部和上面出现的这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有关,但肯定也是涉及并有一定影响的。

           很多项目经理抱怨公司管理水平不足,管理机构官僚风气严重,资源不到位,资金不充足……反正都相当有理由。

           上面的问题,应该说管理上存在一些公司层面从上至下的组织规范问题,但这篇文章不想主要来分析这个部分。

           在这种环境下,不论是项目管理中提到的项目协调员,还是项目经理角色,还是普通项目一员,只要置身其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这样的情况去主动分析和考虑。要么在这样的困难之前妥协倒下,要么能迎刃而上,积极主动地去对待和解决它。

           不断思考摸索,在这个时候这种环境,针对碰到的这些不同的问题就是要发挥个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在项目管理大帽子下每个项目成员个人的价值。

           有一位IT界的前辈说:

           在很多管理细节上,并不要花钱,就是需要有人以“服务”的心态去做。而传统的行政人事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管”。其实真要管的东西不多,要多向前走一步,帮人忙的事倒是很多。以服务的心态去做事,别人的感觉就会舒服了,大家做事效率自然就高了。

           有再好的项目管理理论,有再强的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支持,但真正完成这样的协作是每个参与团队的具体人,项目经理也一样,自己应该首先端正心态,不要抱怨和受环境影响。要先做好自己,其次才能去指挥别人。这点很难,即要充满自信,也不能盲目自大,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谦逊内敛的修养境界是一生要不断追求的。

           还有,自我价值要体现给自己的领导认可,这是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这片舞台不是你的,导演随时可以换人,你要展示自己的能力给领导赏识,做事为重,认人为先。否则不但害的是你自己,更严重的是你耽误了整个团队的所有成员的价值体现,耽误了他们宝贵的展示价值的机会。

           回过头来再谈谈做好自己的前提下如何发掘项目员工的价值,对于一线员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思维不清晰不简洁不能一语中的。其实很多项目经理也有这个毛病,很多时候,低效的执行力原因很大就是这样的问题引发,这个问题其实和国内目前的大环境有关,很多开发人员,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心态浮躁了,想象着工作后一两年内就高职高薪,因此一旦一到岗位被这种扯皮事情,人际心态一打击,就马上变得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就是说话空泛自以为是。这个是最要命的,管理组织条例不论多规范多先进,在这种项目成员氛围下是什么都会运作失败的。项目经理要能针对不同成员因地制宜,进行创造和改造,是一个细致活,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

           谈项目运作中如何调动人的能力,体现人的价值,真是短短一小篇自我实践感受无法完全覆盖的。总体来说,最关键感觉是:不管是单项目执行的产品,还是跨团队合作的事务,在有理论的团队管理指导前提下,项目经理如何去修炼自己,其次去沟通领导,感染团队,将自身,将团队每个人的对项目运作有益的个人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是非常重要和起到决定性成功作用的因素!

           版权说明:

           1、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建米软件观点或立场。

           2、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互联网相关创作者,不代表建米软件的观点和立场。

           3、文章版权: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立即删除。删除联系电话:400-8352-114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