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2-07-25 13:41:33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我国部分建筑工程承建企业上至高层、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均未对成本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未充分考虑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整体管控意识薄弱。大部分基层员工都认为成本管控是高层领导的任务,与己无关;高层管理者认为成本管控是项目经理的职责所在,与其没有交集。如此一来,本应全员参与的工程成本管理活动,变为了项目经理一人的努力方向,自然难以达到其预期效果。即使各岗位职责明了清晰,各部门往往也是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导致成本管理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都表明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上严重缺乏成本意识,未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2、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企业最重要的成本费用管控并不重视,企业内部也没有对成本费用管控作出明文规定,即使有规定,也会因存在各种制度不严格和奖罚不分明的情况而无法有效执行。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的预算阶段,由于企业的管理不严格,预算人员存在虚报、多报的现象。

建米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系统.png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因为企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导致基层的施工人员在材料的使用上出现大量的浪费情况。这些都是因建筑企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而导致的。制度上的不完善易导致企业中拥有某些职权的人员谋取不正当的钱财。因此,目前国内的建筑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更多体现的是形式,而失去了其实际意义。

  3、成本管理监督机制不建全

  未对成本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也是工程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相关部门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监督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对施工工人的专业技能、施工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管理都缺乏严格的监督。部分承建企业往往采用单向渠道对成本信息进行反馈,基层员工只能被动地接受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指令,对工程成本进行机械化管控。即使发现指令中存在问题或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想向上级部门反映,也无处交流和传达,这种被动、僵化的管理模式缺乏上、下级之间相互监督。

  4、项目成本管控措施落后

  建筑企业很多都没有设立专业的监理制度。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基本都是外聘监理人员或直接挂靠监理单位,导致工程监理不严格,且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给工程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加之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没有严格的监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指导,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费用。因此,企业整体管理模式和措施的落后是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