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核心目标和作用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3-09-27 00:09:37

      ERP系统的核心目的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管理整个供应链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凭借自身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企业还必须将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各方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以便更好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并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的需求。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精益生产同步工程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将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形成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也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次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到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这就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

      ERP系统的计划体系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能够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版权说明:

      1、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建米软件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立即删除;联系电话:400-8352-114

      2、文章版权:原文来自海客宝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