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水果店零售进销存报表就是记录水果店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份报表。就好比你开了一家水果店,每天会有新的水果进货,这就是“进”;顾客来买水果,这就是“销”;而到了晚上盘点一下店里还剩下多少水果,这就是“存”。这份报表能清晰地反映出水果店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
进货情况:记录水果店采购水果的信息,包括水果的种类、数量、进价、供应商等。比如,你从供应商那里进了 100 斤苹果,进价是每斤 3 元,这些信息都要详细记录下来。
销售情况:记录水果的销售信息,像销售的水果种类、数量、售价、顾客等。假如有位顾客买了 5 斤苹果,售价是每斤 5 元,这也要在报表里体现。
库存情况:反映水果店当前剩余水果的数量、价值等。每天营业结束后,你得知道店里还剩下多少苹果、香蕉等水果,以及这些水果一共值多少钱。

收集数据:这是做报表的基础。你要收集进货单、销售小票、库存盘点记录等资料。比如,进货单上会详细记录每次进货的水果信息,销售小票则能反映出每一笔销售情况。每天晚上,你可以把当天的进货单、销售小票整理好,再进行库存盘点,把这些数据都收集齐。
选择工具:可以使用 Excel 表格,它功能强大,操作相对简单。也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进销存管理软件。比如,小型水果店刚开始经营时,业务量不大,用 Excel 就足够了;但如果水果店规模逐渐扩大,业务越来越复杂,使用专门的软件可能会更便捷。这里给大家推荐建米软件,它能自动整合进货、销售和库存数据,生成准确的进销存报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确定报表周期:你要根据水果店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表的周期,是每天、每周还是每月做一次报表。一般来说,小型水果店可以每天做一次简单的报表,每周或每月再做一次详细的汇总报表;而大型水果店可能需要每天都做详细的报表。
新建表格:打开 Excel 软件,新建一个工作表,在第一行依次输入“日期”“水果名称”“数量”“进价”“供应商”等表头。这些表头能清晰地记录每一次进货的关键信息。
录入数据:按照进货的实际情况,将每一笔进货信息录入到表格中。比如,3 月 1 日从 A 供应商那里进了 50 斤香蕉,进价是每斤 2 元,就在对应的单元格里分别填入“3 月 1 日”“香蕉”“50 斤”“2 元”“A 供应商”。
计算进货金额:在表格中添加一列“进货金额”,通过“数量×进价”的公式自动计算每笔进货的金额。比如,刚才进的 50 斤香蕉,进货金额就是 50×2 = 100 元。然后,使用求和公式计算出一段时间内的总进货金额,这样就能清楚这段时间在进货上花了多少钱。
设计表格:同样新建一个工作表,表头设置为“日期”“水果名称”“数量”“售价”“顾客”等。这些信息能全面反映水果的销售情况。
记录销售数据:根据销售小票,将每一笔销售信息准确地录入到表格中。比如,3 月 2 日卖给顾客 B 10 斤橙子,售价是每斤 6 元,就把相关信息填入表格。
统计销售金额:添加“销售金额”列,用“数量×售价”的公式计算每笔销售的金额。再用求和公式算出一段时间内的总销售金额,这样就能知道这段时间卖水果赚了多少钱。
盘点库存:定期对水果店的库存进行全面盘点,记录每种水果的实际数量。可以在每天营业结束后进行简单的盘点,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详细的盘点。比如,通过盘点发现店里还剩下 30 斤苹果、20 斤葡萄等。
更新库存数据:在库存报表中,根据进货和销售情况及时更新库存数量。进货时,库存数量增加;销售时,库存数量减少。例如,原来有 50 斤苹果,进了 20 斤,卖了 10 斤,那么现在的库存数量就是 50 + 20 - 10 = 60 斤。
计算库存价值:添加“库存价值”列,用“库存数量×进价”的公式计算每种水果的库存价值,再求和得到总库存价值。这样就能知道店里的水果库存一共值多少钱。
整合数据:把进货报表、销售报表和库存报表的数据整合到一个新的工作表中。可以通过复制粘贴或者使用数据透视表等方法来完成。例如,将进货的总金额、销售的总金额和库存的总价值都汇总到一起。
分析数据:计算一些关键指标,如毛利率、库存周转率等。毛利率 =(销售金额 - 进货金额)÷销售金额×100%,它能反映水果店的盈利水平;库存周转率 = 销售成本÷平均库存余额,能体现库存的周转速度。通过分析这些指标,你可以了解水果店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制作图表: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可以使用 Excel 的图表功能,制作柱状图、折线图等。比如,用柱状图对比不同水果的销售金额,用折线图展示库存数量的变化趋势。这样能让你更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变化情况。
审核数据:仔细检查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准确,逻辑是否合理。比如,检查进货数量和销售数量与库存数量的关系是否正确,销售金额和进货金额的计算是否准确。如果发现数据有误,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修正。
保存报表:将审核无误的报表保存好,可以按照日期或者报表周期进行分类保存。这样方便以后查询和对比数据,了解水果店的经营发展情况。
以上就是制作水果店零售进销存报表的详细步骤,希望能帮助到你,让你更好地管理水果店的经营。
我听说好多开水果店的朋友都在做进销存报表,我就想知道这报表到底有啥用呢。其实啊,这报表用处可大啦。
了解销售情况:通过报表能清楚知道每天、每周、每月各种水果的销售数量。比如说苹果,看报表就知道啥时候卖得好,啥时候卖得差,这样就能根据销售情况调整进货量。

掌握库存状态:能随时了解店里水果的库存数量。像香蕉,报表会显示还有多少库存,快卖完了就赶紧补货,避免缺货影响生意。
分析盈利状况:能算出每种水果的成本和利润。比如草莓,知道进价、售价,再结合销售数量,就能算出赚了多少钱,看看哪种水果最赚钱。
优化采购计划:根据报表里的销售数据和库存情况,合理安排采购。如果发现某种水果销量一直不好,就少进点货,避免积压库存。建米软件就能很好地帮助生成这样的报表,让数据更清晰准确。
评估经营策略: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报表,能看出经营策略是否有效。要是搞了个促销活动,看报表就能知道对销售有没有促进作用。
朋友说做进销存报表可麻烦了,我就有点好奇,做水果店零售进销存报表到底难不难呢。其实难度因人而异啦。
数据收集:收集数据是第一步,要记录进货的时间、数量、价格,销售的时间、数量、价格等。这就需要平时细心记录,不然数据不准确,报表也就没意义了。
表格制作:可以用 Excel 来制作报表,不过得熟悉一些基本的函数和操作。像求和、平均数这些函数,得会用才能算出准确的数据。
分类汇总:要把不同种类的水果分开统计,然后汇总数据。比如把苹果、香蕉、橙子等的进销存数据分别统计,再算出总数。
数据更新:报表要及时更新,每天的销售和进货情况都要记录进去。不然数据过时了,就不能反映真实的经营状况。建米软件可以自动更新数据,省去了不少麻烦。
错误检查:做完报表后要检查数据有没有错误,比如计算错误、记录错误等。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保证报表的准确性。
| 水果种类 | 进货数量 | 销售数量 |
| 苹果 | 500 斤 | 400 斤 |
| 香蕉 | 300 斤 | 250 斤 |
| 橙子 | 400 斤 | 350 斤 |
我想知道做水果店零售进销存报表有啥要注意的地方呢。其实有不少需要留意的点。
数据准确性:这是最重要的,记录进货和销售数据时一定要准确。比如进货的数量、价格,销售的数量、价格,都不能出错,不然报表就没用了。
及时性:要及时记录数据,每天的销售和进货情况当天就要记录到报表里。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忘记,数据就不准确了。
分类清晰:不同种类的水果要分开记录,不能混在一起。像苹果和香蕉,要分别统计它们的进销存情况。
保存备份:报表要保存好,最好定期备份。万一电脑出问题或者数据丢失了,还有备份可以用。建米软件有数据备份功能,能让数据更安全。
分析利用:做完报表不能就放那不管了,要分析报表里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
| 月份 | 总成本 | 总利润 |
| 一月 | 10000 元 | 5000 元 |
| 二月 | 12000 元 | 6000 元 |
| 三月 | 11000 元 | 5500 元 |
假如你不想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做报表,就想找个简单的方法。其实还真有。
用软件工具:现在有很多专门的进销存软件,像建米软件,操作简单,能自动生成报表。只要把进货和销售数据录进去,报表就自动出来了。
模板套用: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进销存报表的模板,然后根据自己水果店的情况进行修改。这样就不用自己从头开始做表格了。
分工合作:如果店里人手多,可以分工记录数据。比如一个人负责进货记录,一个人负责销售记录,最后再汇总到一起做报表。

定期整理:平时把数据按天记录好,到了月底或者季度末再统一整理成报表。这样就不会觉得工作量很大。
学习技巧:学习一些 Excel 的技巧,比如数据透视表、函数的使用等,能让做报表更高效。建米软件也有很多实用的功能,能帮助你轻松完成报表。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