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货品进销存简单来说就是记录货品的流入、流出和存储情况。进,指的是采购进货,也就是把货品买进仓库;销,就是销售出货,把仓库里的货品卖出去;存,就是库存,也就是仓库里还剩下多少货品。比如说,你开了一家小超市,进了一批饮料放在仓库,这就是“进”;有顾客来买饮料,你把饮料卖出去了,这就是“销”;而仓库里还没卖完的饮料数量,就是“存”。清楚了货品进销存的概念,才能更好地计算它。
采购订单数量:一般来说,采购订单上的数量就是进货的依据。比如一家服装店老板,向供应商下了一个采购订单,要进100件T恤,那么这100件就是最初计划的进货量。有时候实际收到的货品数量可能和订单数量不一样,可能会因为运输损耗、供应商发货失误等原因。
实际收货数量:这才是真正进入仓库的货品数量。还是拿服装店举例,老板收到货后,仔细清点,发现只有98件T恤,这98件就是实际的进货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货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清点,做好记录,不然很容易出现库存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进货成本计算:进货成本不仅仅是货品的单价乘以数量。除了货品本身的价格,还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比如,老板进的这98件T恤,每件进价是50元,运输费花了200元,那么这批T恤的进货总成本就是98×50 + 200 = 5100元。在计算进货成本的时候,把这些费用都算进去,才能准确核算成本。这里如果使用建米软件,它可以自动记录每一笔进货的详细信息,包括货品数量、单价、各项费用等,方便准确计算进货成本。
销售订单数量:顾客下单购买的货品数量就是销售订单数量。比如,有顾客在服装店下单买了5件T恤,这5件就是销售订单数量。有时候顾客可能会取消订单,或者部分商品缺货无法发货,所以销售订单数量不一定就是实际的销售量。
实际销售数量:这是真正卖出去的货品数量。如果前面顾客下单的5件T恤,最后都成功发货给顾客了,那么实际销售数量就是5件。在统计实际销售数量的时候,要以发货记录或者顾客签收记录为准。
销售金额计算:销售金额就是实际销售数量乘以销售单价。假如这5件T恤的销售单价是80元每件,那么销售金额就是5×80 = 400元。在实际销售中,可能会有折扣、促销活动等情况,这时候就要根据实际的成交价格来计算销售金额。
期初库存:就是在一个核算周期开始的时候,仓库里的货品数量。比如说,月初的时候,服装店仓库里还有20件T恤,这20件就是期初库存。期初库存是计算本期库存的基础。
期末库存:期末库存的计算公式是:期末库存 = 期初库存 + 本期进货量 - 本期销售量。还是拿服装店举例,月初有20件T恤(期初库存),这个月进了98件(本期进货量),卖出去了30件(本期销售量),那么期末库存就是20 + 98 - 30 = 88件。定期盘点库存,保证期末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很重要。
库存成本计算:库存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好几种,常见的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先进先出法就是先购进的货品先发出,按照这个顺序计算库存成本。加权平均法就是用总成本除以总数量,得到一个平均单价,再用这个平均单价乘以期末库存数量,算出库存成本。比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前面服装店的库存成本,前面进了两批货,第一批20件,成本是1000元,第二批98件,成本是5100元,总成本就是1000 + 5100 = 6100元,总数量是20 + 98 = 118件,加权平均单价就是6100÷118 ≈ 51.7元,期末库存88件,库存成本就是88×51.7 ≈ 4550元。建米软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库存成本计算方法,自动计算库存成本,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销售趋势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的销售量数据,可以看出销售趋势。比如,服装店发现夏天的时候T恤的销售量明显比冬天高,那么在夏天来临之前,就可以多进一些货。反过来,如果发现某个款式的T恤销售量一直在下降,就可以考虑减少进货或者进行促销活动。
库存周转率分析:库存周转率 = 销售成本÷平均库存成本。库存周转率反映了库存的周转速度。库存周转率越高,说明货品周转得越快,资金占用时间越短。比如,一家店铺一年的销售成本是100万元,平均库存成本是20万元,那么库存周转率就是100÷20 = 5次。如果库存周转率比较低,可能就存在库存积压的问题,需要想办法提高销售或者减少进货。
利润分析:利润 = 销售金额 - 进货成本 - 其他费用。通过分析进销存数据,可以算出利润情况。比如,服装店这个月销售金额是10000元,进货成本是6000元,房租、水电费等其他费用是2000元,那么利润就是10000 - 6000 - 2000 = 2000元。通过利润分析,可以了解店铺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货品进销存怎么算的一些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货品的进销存,做好生意。
我听说很多做买卖的朋友都在头疼货品进销存的计算呢,他们老是想知道计算的时候到底要考虑些啥。其实这问题还挺关键的,算不好进销存,生意可能就容易出岔子。
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要考虑的因素:
进货方面:得看进货的数量,这直接关系到库存的增加。比如说进了100件衣服,那库存就多了100件。是进货的成本,不同的进货价格会影响到最终的成本核算。要是进价高,卖价又不能提得太高,利润就会受影响。还有进货的时间也很重要,要是进早了,可能会积压库存;进晚了,又可能缺货。进货的渠道也得考虑,不同渠道的货品质量和价格可能都不一样。
销售方面:销售数量是关键,卖出去多少直接影响库存的减少。比如卖了50件衣服,库存就少了50件。销售价格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收入的多少。还有销售的时间,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情况可能差异很大,像节假日可能卖得就好一些。销售的客户群体也得留意,不同客户的需求和购买能力不同。
库存方面:库存的损耗得考虑进去,比如货品可能会因为损坏、过期等原因不能再销售。库存的存放成本也不容忽视,像仓库的租金、保管费用等。库存的盘点周期也很重要,定期盘点能及时发现问题。库存的安全库存水平也得确定好,保证不会因为缺货而影响销售。
其他方面:市场的需求变化得关注,要是市场需求突然增加或减少,进销存的计算也得跟着调整。季节因素也会影响货品的进销存,比如夏天卖夏装,冬天卖冬装。竞争对手的情况也得了解,他们的价格、销售策略等都可能影响自己的生意。还有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对进销存产生影响,比如税收政策的调整。
在处理这些因素的时候,建米软件就能派上用场啦,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让进销存的计算更准确。
朋友说计算货品进销存太复杂了,头都大了,都想知道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其实我也觉得要是有简单方法,那做生意可就轻松多啦。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简单方法:
流水账法:这是最基础的方法啦。准备一个本子,每次进货就记录进货的日期、数量、价格。销售的时候也记录销售的日期、数量、价格。这样每天的进出情况一目了然。到月底的时候,把进货的总数和销售的总数一对比,就能大概知道库存还有多少啦。比如说月初库存有100件,这个月进了50件,卖了30件,那月底库存就是100 + 50 - 30 = 120件。
公式法:库存 = 期初库存 + 本期进货 - 本期销售。这个公式很简单,只要知道期初的库存数量,再把这个时间段的进货数量和销售数量统计好,就能算出库存啦。比如期初库存是200个杯子,这个月进了80个,卖了60个,那库存就是200 + 80 - 60 = 220个。
表格法:用Excel表格来记录。在表格里设置好进货、销售、库存这几列,每次有进货或者销售就及时更新表格。这样数据都在表格里,看起来很清晰。还可以用表格的公式功能自动计算库存,非常方便。
软件辅助法:现在有很多专门的进销存软件,像建米软件就很不错。它可以自动记录进货、销售和库存的信息,还能生成各种报表。只要把数据输入进去,软件就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进销存的情况,而且还能进行数据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生意。
定期盘点法:定期对库存进行实地盘点,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盘点一次。盘点的时候把实际的库存数量记录下来,然后和之前计算的库存数量进行对比。要是有差异,就查找原因,是进货记录有误,还是销售记录有问题,及时调整。
方法名称 | 优点 | 缺点 |
---|---|---|
流水账法 | 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 数据记录不规范,分析困难 |
公式法 | 计算简单,容易理解 | 数据更新不及时,容易出错 |
表格法 | 数据清晰,可自动计算 | 需要一定的Excel操作技能 |
我就想知道要是货品进销存计算不准确会咋样呢?感觉这问题挺严重的,要是算错了,生意说不定就会出大问题。
下面来看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
对库存管理的影响:如果计算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比如说实际库存已经很多了,但计算的时候没算对,又进了很多货,结果仓库里堆满了货品,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空间。也可能会出现缺货的情况,计算的时候库存显示还有很多,但实际已经没货了,这样就会影响销售,让客户失望。
对成本核算的影响:成本核算会不准确。如果进货成本计算错误,会导致总成本计算错误,进而影响利润的计算。比如说把进货成本算低了,就会觉得利润很高,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多利润。而且库存的成本也会算不准,像库存的损耗、存放成本等没算好,也会影响整体的成本核算。
对销售策略的影响:会影响销售策略的制定。如果计算出的库存情况不准确,可能会制定出错误的销售策略。比如以为库存很多,就降价促销,但实际上库存没那么多,这样就会损失利润。或者以为库存少,就提高价格,但实际库存还有很多,这样就会影响销售数量。
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会让财务报表不准确。进销存的数据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计算不准确,财务报表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也可能会导致税务申报出现问题。
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如果经常出现缺货或者货品质量问题(可能是因为库存管理不当导致的),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客户会觉得这个企业不靠谱,以后就不愿意再来购买了。而且供应商也可能会对企业的信誉产生怀疑,影响合作关系。
建米软件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这些问题,它能准确地计算货品进销存,让我们的生意更稳定地发展。
后果类型 | 具体表现 | 解决办法 |
---|---|---|
库存管理问题 | 库存积压、缺货 | 使用建米软件准确计算库存,合理安排进货 |
成本核算问题 | 成本计算错误,利润不准确 | 用建米软件精确记录进货成本和库存成本 |
销售策略问题 | 销售策略制定错误 | 依据建米软件提供的准确数据制定策略 |
假如你做不同行业的生意,就会发现不同行业的货品进销存计算可能不太一样。我就很好奇这些区别到底在哪呢。
下面来看看不同行业的区别:
零售行业:零售行业的货品种类繁多,数量也比较大。计算进销存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商品的销售速度差异很大。像日用品可能销售得比较快,而一些高端商品可能销售得慢一些。而且零售行业的销售渠道多样,有实体店销售,也有线上销售,要把这些销售数据都统计好。建米软件可以帮助零售行业更方便地管理这些数据,准确计算进销存。
制造业:制造业的进销存计算相对复杂一些。它不仅要考虑原材料的进货和库存,还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和成品的库存。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生产影响很大,所以在计算进货的时候要考虑这些因素。而且成品的库存管理也很重要,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建米软件可以对制造业的进销存进行全面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的货品主要是食材。食材有保质期的问题,所以在计算进销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根据每天的客流量和菜品销售情况来合理采购食材,避免浪费。而且餐饮行业的销售时间比较集中,像中午和晚上是用餐高峰期,要保证在这些时间段有足够的食材供应。建米软件可以帮助餐饮行业更好地管理食材的进销存,控制成本。
电商行业:电商行业的销售数据更新很快,要实时掌握货品的进销存情况。而且电商行业的促销活动比较多,像双11、618等,在这些活动期间的进销存计算要更加准确。电商行业的物流配送也会影响进销存,要考虑到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和损耗。建米软件可以实时监控电商行业的货品进销存,及时调整库存策略。
医药行业:医药行业的货品有严格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在计算进销存的时候,要保证药品的批次和有效期管理准确。而且医药行业的销售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比较大,要根据政策的变化来调整进销存的计算。建米软件可以帮助医药行业更好地遵守相关规定,准确计算进销存。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