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来源:建米软件
  • 2023-09-28 16:47:40

  一、为什么ERP实施前要做好基础管理?

  企业在实施ERP项目时差强人意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是因为软件选型失败(占55%),或因为管理协调不够而失败(占25%),或因为实施失误而失败(占30%)。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在ERP实施之前自己企业的基础管理是否已经满足了ERP的实施要求。其实,以上的失败原因都是基于企业已经满足了实施ERP基础条件的这一假设上,但恰恰是这个假设才是ERP实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简单的说,就是基础管理才是决定或影响到企业实施ERP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管理学上,基础管理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总的来说主要是体现在企业如何抓好日常管理,如何把企业战略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则和制度上。有一句通俗的话是这样说的:魔鬼藏于细节,说的就是细节的重要性。因此,基础管理主要是从微观上分析的,包括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更简单的说,基础管理就是“五化”: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数据化。

  因此,在ERP实施时有一句口诀是:企业必须先做到“流程清、数据准、规则明”。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实施ERP之前就必须先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否则,没有良好的基础而去实施ERP,就如同在一个地基还没有建好的地方上盖摩天大厦,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

  二、企业解决基础管理薄弱的策略

  从上述分析可知,ERP实施强调先要打好基础管理,并不是毫无根据凭空抛出的一个概念,而是符合ERP实施要求的。因为只有加强基础管理,才能使日常工作步入专业化、制度化的轨道。所以,希望打好基础管理的企业,可参考以下的方法和策略:

  (1)从流程标准化着手,建立明确的流程框架

  据调查显示,许多准备实施ERP的企业在业务流程上还停留在“随意性强”的阶段上,因此要求企业在应用ERP之前先要把流程形成制度化、标准化以及表单化。例如,先建立以责、权、利为基础的流程框架,然后通过这种基础管理建设使企业常规的事件纳入标准化、规范化、表单化的流程管理,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以此提高ERP实施的成功率。

  (2)从制度规范化开始,做到有法可依

  当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时,千头万绪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这时企业的管理还处于“人治”的管理阶段,难度就会非常大。因此,企业需要先制定一套规范化的控制系统,使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时刻都处于受控之中,使到企业能做到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权责明晰化、措施具体化和控制过程化,最终也能确保ERP实施的顺利执行。

  (3)认真做好定额和计量,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任何数据都是由一定的“量”组成,因此为了确切地获得其真实数量值,必须要做好计量工作。正如门捷列夫所说:没有计量,便没有数据。计量是企业生产的技术基础,如从原材料的筛选到定额投料,从工艺流程监控到产品的品质检验,都离不开计量。简单的说,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当然也就无法确保ERP系统需要的高质量数据了。因此,只有认真做好计量工作,才能保证计量数据的有效性,再经过长期数据积累和统计分析,就能制定出合理的定额,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高质量的ERP数据。

       版权说明:

       1、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建米软件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立即删除;联系电话:400-8352-114

       2、文章版权:原文来自巨灵鸟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约免费体验 让管理无忧

微信咨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获取服务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