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信息系统是指专为建筑业企业提供的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建立各类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米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企业各种事务处理和管理。
一、建筑工程企业如何实现标准化、信息化
标准化、信息化在国外建筑企业得到广泛运用,这对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作用。要想实现施工过程的标准化、信息化,首先要从对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要素的“数据标准化”入手,数据标准化为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奠定了基础,其次从业务流程规范化、人员配备规范化、材料管理规范化、机械设备管理规范化、安全施工规范化等五个方面,形成业务流,建立企业级数据中心。
1. 强化标准意识
建筑工程企业要推行工程信息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推行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强大的标准化支持。建筑工程企业从上到下要强化标准化意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习惯。标准化工作是基础,不按标准进行施工和管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同时标准的贯彻执行也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保证。
2.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的统一是实施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对一个大型的施工企业来说,最困难的就是把企业的所有标准统一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大型施工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种软件系统可能五花八门,各种数据标准的编码也各有不同,给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建筑工程企业应从顶层设计上就规定技术标准统一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企业如何优化内部管理规范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主要依靠工程的直接收益支撑企业运营和发展。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依赖工程项目盈利支撑,更多的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创新与优化。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建立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
1. 优化管理流程
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流程一般包括施工项目从招投标到完工的所有业务。项目管理过程从承接项目到任务结束为止的一切生产活动业务过程都应当与公司的业务流程接轨。业务流程要能指导项目经理部人员业务操作规范和项目操作程序。
2. 完善管理体制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体制要明确划分总包方、分包方、现场项目部等各个工程管理层次的管理职责和权限。总包方各职能部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好现场施工管理上,将项目经理部应承担的管理职责交给现场项目部。同时总包方应给予现场项目部充分授权,使其能有效地行使决策权和项目管理权。
三、建米建筑企业信息系统是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而设计的软件系统。它的功能包括:
1. 项目管理:用于跟踪和管理各个建筑项目的进度、人员分配、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2.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变更和履行情况跟踪等,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合同文档、合同款项、合同履约情况等。
3. 成本控制:通过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功能,帮助企业控制项目成本,进行成本分析和决策。
4. 供应链管理:协助企业进行材料和设备采购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订单管理、库存控制等。
5. 设备管理:用于管理企业的机械和设备,包括设备维护计划、设备预防性维护、维修记录等。
6. 质量管理:用于记录和跟踪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质量检查和整改,以确保项目质量。
7.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信息管理、招聘、薪资福利管理、绩效考评等,帮助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8. 报表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监控。
除了以上功能,不同的建米建筑企业信息系统还可能包括其他特定功能,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系统。
添加专属销售顾问
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